窃恐阮与嵇,于此未能耳。
向秀稍知义,由父谩知止。
贤者观我吟,聊用择所履。
白视(bái shì)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毫不在意、不重视,也可以指视力不好。
不祥(bù xiáng)的意思:不吉利的、不祥的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不轨(bù guǐ)的意思:指行为不正当、背离正道的。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法家(fǎ jiā)的意思:法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学派,强调依法治国、法制为重。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观德(guān dé)的意思:观察德行,评价品德。
黄埃(huáng āi)的意思:指尘土飞扬、黄沙漫天的景象。
荒原(huāng yuán)的意思:指草木凋零、土地贫瘠荒芜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荒凉、不毛。
毁誉(huǐ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有好有坏,有赞扬有批评。
嵇阮(jī ruǎn)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情出众,文采非凡。
酒隐(jiǔ yǐn)的意思:酒隐是指喝酒后醉眼朦胧,视物不清的状态。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喜(kě xǐ)的意思:令人欣喜、值得庆贺。
流外(liú wài)的意思:指超出一般范围之外,超越常规之处。
七贤(qī xiá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七位有道德修养、品德高尚的贤人。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阮咸(ruǎn xiá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文雅、优美。
山公(shān gōng)的意思:指山中的老虎,比喻隐藏在暗处的凶恶之人。
神交(shén jiāo)的意思:指两人交情非常深厚,心灵相通,如同神仙之间的交往。
盛世(shè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或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
适用(shì yòng)的意思:适合使用,适合应用。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所识(suǒ shí)的意思:
相识。亦指相识的人。《礼记·檀弓上》:“有殯……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孟子·告子上》:“万钟於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贪聚(tān jù)的意思:贪婪地聚集在一起。
脱略(tuō lüè)的意思:脱离束缚,摆脱困扰。
外尘(wài ché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清净自然的地方,也比喻远离世俗纷扰的心境。
险怪(xiǎn guài)的意思:险恶奇怪,形容情况危险且异常。
贤会(xián huì)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有才德的人。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修短(xiū duǎn)的意思:修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表示人的品德修养高尚或者人的身材矮小。
选职(xuǎn zhí)的意思: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原物(yuán wù)的意思:原物指的是原始的、未经加工的物品。
臧否(zāng pǐ)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进行评价、批评、赞赏等。
知止(zhī zhǐ)的意思:知道适可而止,懂得分寸,不过分或过度。
此诗《尉氏五题(其五)七贤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对七贤会的遥想,描绘了一幅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景,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遥想七贤会”,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古雅的聚会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风骨的时代。接着,“空留七贤里”一句,既是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感慨,七贤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却依然在世间流传。
“神交遗形骸,清流外尘滓”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七贤的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与世俗,他们的心灵交流纯净而深邃,远离了尘世的污浊。接下来,“脱略堕险怪,嵇阮两高士”赞扬了嵇康与阮籍两位高士的超凡脱俗,他们不拘泥于常规,敢于挑战世俗的偏见。
“白视骄法家,红锻傲公子”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七贤与法家、公子等不同群体的鲜明差异,突出了他们的独立人格与高尚情操。随后,“所识不及才,或殆或以死”表达了对七贤才能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可能面临的危险与牺牲。
“山公颇适用,选职尤可喜”提到山涛,他被认为是七贤之一,此处描述了山涛在选择官职时的明智与喜悦,体现了他对权力与责任的理解。接下来,“立少规不祥,去备忧不轨”则是对山涛行为的进一步解释,表明他在处理事务时谨慎小心,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窃恐阮与嵇,于此未能耳”表达了诗人对嵇康与阮籍未能完全遵循山涛行事准则的担忧。随后,“向秀稍知义,由父谩知止”提到了向秀和由父,他们分别对道义和自我约束有所认识,但并未达到极致。
“酒隐名刘伶,无志君子仕”描绘了刘伶的隐逸生活,他因酒而闻名,无意于仕途,这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王戎贪聚钱,阮咸亟追婢”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王戎与阮咸在财富与女性方面的不同追求,前者贪婪,后者则显得更为随性。
“观德清流中,二子有臧否”总结了刘伶与阮咸的行为,前者被赞为道德的典范,后者则可能受到批评。最后,“修短归黄埃,毁誉落青史”表达了对七贤生命长短与名誉评价的思考,无论生前如何,他们的事迹都将被历史铭记。
“盛世人已非,荒原物空是”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历史变迁,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事已非,唯有自然万物依旧。最后,“贤者观我吟,聊用择所履”表达了诗人希望贤者能从这首诗中获得启示,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与反思,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道德选择的探讨。
晓幕飞花,同云做冷,开帘舞雪纷纷。
手把残书,寒烟昼闭闲门。
茅堂高士犹僵卧,有几人、驴背孤村。
想朱楼、绿鬓相偎,笑引芳樽。
当时气暖兰缸夜,尽温柔乡里,私语殷勤。
憔悴今宵,旅灯伴我黄昏。
雁鸿屡爽刀头约,问腰肢、又减三分。
拥香衾、欲诉梅华,谁与温存。
十年京国,空孟浪解组,一身如叶。
浩荡凉飙来木末,霜满滹沱河北。
俯首浮名,惊心世路,回想头堪白。
书生傲骨,腰围宁使轻折。
拼取潦倒词场,醉眠锦瑟,挥手红尘别。
茅屋三间容膝了,何必平泉奇石。
雨笠云蓑,闲花野草,管领幽人业。
江山无尽,莫教辜负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