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晨趋(chén qū)的意思:晨光初现,人们开始行动。
帝京(dì jīng)的意思:指帝王的京都,也泛指皇帝的宫殿。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干城(gā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用来比喻坚强的意志和才干。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军事(jūn shì)的意思:指军事行动中,使用策略和诡计是常态,军人不会厌倦使用诈术。
练明(liàn míng)的意思:指学习知识或技能非常明晰和熟练。
幕府(mù fǔ)的意思:指封建时代日本的军事政权,也泛指封建时代的军事政权。
南能(nán néng)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或才智非常出色。
儒将(rú jiàng)的意思:指能够兼具儒家思想和将军才能的人。形容一个人既有文化修养,又有军事才能。
下伏(xià fú)的意思:指隐藏在下面,潜伏起来的事物或情况。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云帆(yún fān)的意思:比喻人才济济,众多英才集聚。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征南(zhēng nán)的意思:指向南方进军或征服南方的行动。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组练(zǔ liàn)的意思:指集体训练或合作练习。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送吴韬之浙阃》,表达了对友人吴韬出征浙地的赞赏与期许。首句“向来军事早知名”表明吴韬在军事上已有一定的声誉和威望;“淮海云帆指帝京”形象地描绘了他即将扬帆起航,直指京城的壮志豪情。接下来两句“燕卒尽饶都护饷,越人争下伏波营”,通过燕地士兵得到充足补给和越地民众纷纷加入军队的场景,展现了吴韬的军需调度和动员能力。
“晨趋幕府衣冠集,秋拥牙旌组练明”描绘了吴韬在幕府中忙碌而有序的日常,以及秋季出征时仪仗鲜明的壮观场面。最后两句“况是征南能跨札,几人儒将有干城”,高度赞扬了吴韬作为儒将不仅才智过人,而且具有坚定的领导力,堪为国家的屏障和栋梁。
整首诗以赞颂吴韬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为主,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