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答》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笔 答 宋 /赵 蕃 拔 毛 知 不 免 ,受 缚 叹 何 穷 。屡 沐 虽 蒙 赐 ,披 心 每 尽 忠 。愤 然 成 臆 对 ,老 矣 实 头 童 。醉 素 今 安 在 ,归 真 托 此 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愤然(fèn rán)的意思:指愤怒、激动的样子,形容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冤屈或伤害而产生强烈的愤怒情绪。
归真(guī zhēn)的意思: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何穷(hé qióng)的意思:本指没有穷尽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智慧等没有极限。
尽忠(jìn zhōng)的意思:尽全力忠诚地为国家、组织或人民效劳。
披心(pī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悲痛,非常伤心。
头童(tóu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臆对(yì duì)的意思:主观臆测而对他人的判断、评价。
醉素(zuì sù)的意思:指人的容貌、仪态或言行举止自然、朴实、不做作。
- 注释
- 拔毛:比喻自己微不足道的牺牲。
受缚:指受到束缚或限制。
屡沐:多次蒙受恩惠。
披心:坦诚相见,掏心窝子。
愤然:愤怒的样子。
臆对:凭直觉或情绪回应。
头童:形容心境单纯如孩童。
醉素:豪饮、放纵的生活。
归真:回归自然或真实的自我。
此公:指代某位尊称的人。
- 翻译
- 即使拔掉一根毛也明白无法逃脱,身陷束缚感叹何时是尽头。
虽然多次蒙受恩赐,但掏心掏肺总是尽忠职守。
愤怒之下只能凭直觉应对,如今老矣,内心却如孩童般纯真。
昔日的豪饮之态如今何处寻?回归本真,就寄托在这位先生身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笔答》。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忠诚的坚守。"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表达了诗人深知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断叹息。"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则揭示了诗人尽管多次受到恩惠,但仍以赤诚之心报效朝廷。"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愤慨与坚韧,即使年事已高,仍保持清醒的头脑。最后两句"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寄托,将自己归真之心交付给友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赵蕃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忠诚与无奈,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