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看 僧 披 剃 宋 /李 昴 英 尔 教 言 无 相 ,谁 教 蜕 发 毛 。虚 名 犹 度 牒 ,多 事 更 方 袍 。父 认 师 传 的 ,年 推 戒 腊 高 。冠 巾 何 不 可 ,只 要 断 尘 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尘劳(chén láo)的意思:指世俗的劳苦和繁琐的事务。
度牒(dù dié)的意思:度量衡准确无误。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发毛(fā m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因紧张、恐惧、愤怒等而出现毛发竖立的状态,形容非常害怕或紧张。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冠巾(guàn jīn)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教言(jiào yán)的意思:指教导、劝诫、教诲的言辞或言语。
戒腊(jiè là)的意思:戒除贪欲,克制自己的欲望。
师传(shī chuán)的意思:师徒之间的传承和学习。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只要(zhǐ yào)的意思:只要表示只需满足某一条件,就能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 翻译
- 你教导的话语没有固定形式,谁能教你脱去兽性呢?
空洞的名声就像度牒,繁琐的事情又增添了僧侣的职责。
父亲认可你的师承,你的年纪按戒律修行的年数计算很高。
为何不能戴上冠巾成为世俗之人?只因要断绝尘世的烦恼。
- 注释
- 尔教:你的教诲。
无相:没有固定形式。
蜕发毛:脱去兽性的毛发,比喻去除野性。
虚名:空洞的名声。
度牒:佛教中的出家证明。
多事:繁琐的事情。
方袍:僧侣的长袍。
父认师传:父亲认可的师承。
戒腊:佛教中按年数计算的修行年限。
冠巾:世俗人的帽子或头巾。
断尘劳:断绝尘世的烦恼和劳累。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看僧披剃》,通过对比和反问,探讨了名与实、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诗中“尔教言无相,谁教蜕发毛”两句,表达了宗教或者学说不应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应该关注其内涵,"虚名犹度牒,多事更方袍"则进一步指出空有其名而缺乏实质的行为是多余和无谓的。接下来的“父认师传的,年推戒腊高”几句,通过对比世间的认知与佛教修行的严谨,以及时间的推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最后,“冠巾何不可,只要断尘劳”则表达了只要能够超脱世俗的烦恼和束缚,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能达到心灵的解脱。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引导读者思考名与实、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