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报主(bào zhǔ)的意思:指报答恩情,感激对方的恩德。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裹尸(guǒ shī)的意思:指死者被裹在布中安葬。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祀典(sì diǎn)的意思: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忠勤(zhōng qín)的意思:指忠诚勤奋,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伏波庙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与敬仰之情,通过伏波庙这一历史遗迹,展现了对忠诚、英勇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联“报主忠勤老益坚,裹尸有革即吾棺”,表达了主人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坚持,即使年老体衰,也依然矢志不渝,将自己视为国家的盾牌,即使战死沙场,也将自己的遗体作为对国家的最后贡献。
颔联“明珠不俟千年白,铜柱终留百世看”,以明珠比喻英雄的才华与功绩,强调这些成就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会永远被后人铭记。铜柱则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英雄的事迹将如同铜柱一样,屹立百年,成为永恒的记忆。
颈联“绝塞悲风疑鼓角,荒山祀典俨衣冠”,描绘了在遥远边塞的荒凉之地,风吹过时仿佛能听到鼓角之声,祭祀典礼庄严肃穆,衣冠整齐,体现了对英雄的纪念与敬仰。
尾联“英雄一去空陈迹,落木萧萧生暮寒”则是对英雄逝去的感慨,虽然英雄已不在,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却如同落叶般,虽已凋零,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带给人无尽的怀念与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伏波庙的描写,不仅赞颂了古代英雄的忠诚与英勇,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英雄精神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乱后逢友人
沧海去未得,倚舟聊问津。
生灵寇盗尽,方镇改更贫。
梦里旧行处,眼前新贵人。
从来事如此,君莫独沾巾。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
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
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岂谓台阶留。
遐抱清净理,眷言兰杜幽。
一缄琼玖赠,万里别离愁。
巴岭云外没,蜀江天际流。
怀贤耿遥思,相望凤池头。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
昔年专席奉清朝,今日持书即旧僚。
珠履会中箫管思,白云归处帝乡遥。
巴江暮雨连三峡,剑壁危梁上九霄。
岁月不堪相送尽,颓颜更被别离凋。
送崔舍人起居
赤墀同拜紫泥封,驷牡连徵侍九重。
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