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方 孺 人 挽 词 宋 /周 必 大 处 士 诗 名 满 古 今 ,外 家 文 采 切 星 辰 。中 郎 有 女 曾 传 业 ,武 子 趋 庭 更 慰 人 。谖 草 正 开 堂 北 向 ,扶 桑 莫 返 日 西 沦 。可 怜 寂 寞 湘 江 路 ,燐 走 萤 飞 翠 柏 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向(běi xiàng)的意思:向北方前进,表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追求进步。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传业(chuán yè)的意思:传递职业技能或学问
翠柏(cuì bǎ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品质高尚、坚贞不屈。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开堂(kāi táng)的意思:开堂指的是开展官方会议或宣布重要事情的仪式。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诗名(shī míng)的意思: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外家(wài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庭、亲属无关的人或事物。
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谖草(xuān cǎo)的意思:指虚假的言辞或伪装的行为。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翻译
- 处士的诗名流传千古,他的才情如同星辰般耀眼。
中郎的女儿曾受过他的教导,武子在庭院中也让人感到安慰。
萱草在堂屋北面盛开,希望太阳不要落向西方。
湘江边的景象令人怜惜,只有磷火和萤火虫在翠柏间闪烁。
- 注释
- 处士:指隐居不仕的士人。
星辰:比喻极高的才华或声誉。
传业:传授学业或技艺。
趋庭:古代指子弟接受父亲的教诲。
谖草:古人认为可以忘忧的植物,即萱草。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木,这里代指太阳。
寂寞:冷清、孤单。
翠柏:常绿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悼念一位名叫方孺人的女性所作的挽词。诗人首先赞美了方孺人的诗才出众,其名声流传古今,文采如同星辰般璀璨。接着,他提及中郎(古代对学者的尊称)的女儿曾受过她的教诲,而武子(可能指方孺人的儿子或亲属)在家庭中也深受其影响,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诗人描述了堂前萱草盛开,象征着方孺人生前的温馨与欢乐,希望时光不要倒流,夕阳西下也不要终止。然而,最后一句“可怜寂寞湘江路,磷走萤飞翠柏新”则转而表达了哀伤之情,湘江路上的凄凉景象,磷火萤光在翠柏间闪烁,暗示了方孺人的离世使得周围环境显得格外冷清和寂寥。
整首诗通过赞扬方孺人的才华和对后人的影响,以及对逝者身后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三十郎蜡梅韵
官黄新赐极恩荣,花不同梅与共名。
颇谓寒中宜作伴,想因开早更为兄。
世间何物疑真蜡,海上新来染碎琼。
体得自香天分好,金涂铜砌却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