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
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差殊(chà shū)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差距极大,相差很远。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画到(huà dào)的意思:形容绘画技艺高超,达到了精湛的境地。
精一(jīng yī)的意思:指做事专心、专一、专注。
老衰(lǎo shuā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身体虚弱,精神不振。
母慈(mǔ cí)的意思:形容母亲的慈爱和关怀。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人定(rén dìng)的意思:指人的心意定了下来,表示决心坚定,毫不动摇。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孝思(xiào sī)的意思:对父母的孝顺和思念。
眼睛(yǎn jīng)的意思:目不转移地注视着,形容专心、全神贯注地看。
疑心(yí xīn)的意思:怀疑心理,对他人或事物存有疑虑。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欲以(yù yǐ)的意思:想要以...来...
在心(zài xīn)的意思:指深深记在心中,无法忘记或摆脱的事物或感情。
昭昭(zhāo zhāo)的意思:明亮、明显、清晰可见
昭在(zhāo zài)的意思:明亮而存在
知事(zhī shì)的意思:指明智能干练的官员,能够明察秋毫、善于处理事务。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词人包恢所作,名为《赠写神丘照堂》。诗中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个人内心深处对于孝顺之情的自省。
“尝观孝子图,画子事母事。”一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孝子侍奉母亲的画面,通过观赏这样的图画来传递出诗人对孝道的尊崇。
“闻君画最工,事母孝亦至。”诗人听闻对方在绘画方面的高超技艺,同时也赞扬其孝顺之心达到极致。
接下来的几句,“人称汝画奇,未知事母慈。我今为拈出,欲以励孝思。画不在丹青,照不在眼睛。方寸不可乱,昭昭在心明。”表达了诗人对于对方绘画才能的认可,并表露自己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人们去思考孝顺之道。这里强调的是画技不是仅靠颜料和视觉,而是要从内心深处发出光芒,展现出真正的心灵之美。
“画到精一处,人人定相如。”这句话则说明了当绘画达到极致时,每个人看到的都将是一样的美好,这里的“相”字含有公认、共鸣之意。
“但疑心本一,奚为面差殊。”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疑惑,即同样出自一颗纯洁的心,为什么画出来的作品却会有所不同。这里反映了对艺术创作中主观与客观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我心犹赤子,我貌极老衰。君虽欲画我,安能作婴儿。”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内心依旧保持着赤子之心,即纯真和单纯,而外表已是颓龄老迈的模样。即便对方技艺高超,也难以将自己的容颜描绘成幼童般的模样。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状态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是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绘画艺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孝顺之道的推崇,以及个人内心世界中对于生命、时间与美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宫梅粉淡,岸柳金匀,皇州乍庆春回。
凤阙端门,棚山彩建蓬莱。
沈沈洞天向晚,宝舆还、花满钧台。
轻烟里,算谁将金莲,陆地齐开。
触处声歌鼎沸,香鞯趁,雕轮隐隐轻雷。
万家帘幕,千步锦绣相挨。
银蟾皓月如昼,共乘欢、争忍归来。
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
霁景映苍麓,岚光泛层峦。
清和惬幽步,窈缭穷遐观。
偶与文会俱,未觉心赏阑。
一窗奥明具,万象高下宽。
城郭隐沙际,庙宫见林端。
引涧日流厨,取泉时出山。
摩挲云杉去,惆怅烟竹寒。
嘤鸣感伐木,肥遁思考槃。
邹公有荒台,百世名不刊。
悠悠湘波去,使我空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