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十五载,无汝元城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帝(chì dì)的意思:指红日,也用来比喻君主或领袖的威严和尊贵。
垂情(chuí qíng)的意思:指情感深厚而长久。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凡例(fán lì)的意思:凡例指的是一般规则或条款,用来表示普遍适用的法则或原则。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火行(huǒ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有火焰燃烧的样子,也指事物迅速发展、蓬勃兴盛。
考亭(kǎo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的品德、能力进行评判和考察。
两都(liǎng dū)的意思:指两个都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两个政治中心。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穷新(qióng xīn)的意思:在遇到困难或贫困时,人们会思考出新的办法来改变现状。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如同(rú tóng)的意思:像,好像,相似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同根(tóng gē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词语的字根相同,表示它们具有相同的起源、血缘或共同的特征。
投阁(tóu gé)的意思:指在政治上或职位上得到提拔,进入高位。
文盟(wén méng)的意思:指文人之间的联合或结盟。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春秋笔(chūn qiū bǐ)的意思:指古代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官,也泛指史官、编年史的作者。
千里草(qiān lǐ c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一夔对扬子云的评价。诗中以“两都秦与洛,派自赤帝精”开篇,将扬子云与秦、洛两地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暗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譬如同根木,南枯北犹荣”,以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扬子云虽身处南北不同的文化环境,但其思想和才华依然璀璨。
“哀哉千里草,四百终火行”,诗人感叹扬子云的才华未能得到长久的传承和发展,如同千里之草,最终被大火焚烧殆尽。接下来,“穷新何为者,欺孤易天明”,进一步表达了对扬子云才华被忽视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优秀人才的不公待遇。
“中间十五载,无汝元城名”,指出在扬子云生活的十五年间,他的名字并未得到应有的传播和认可。接着,“谁尸春秋笔,恕彼投阁生”,表达了对扬子云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同情,同时也赞扬了他即使面对不公平待遇,仍能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当时有凡例,党中独垂情。区区考亭叟,再主斯文盟”,诗人回顾历史,指出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不成文规定或偏见,使得像扬子云这样的杰出人物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扬子云的敬意,认为他是文化界的领袖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扬子云生平的回顾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其才华、精神以及命运的深切同情和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不公和文化的局限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其十
别怀惆怅,对小青痴影。瘦骨还如去年病。
算隔花人远,花在天涯,天涯路、比似隔花还近。
兰舟亲送别,第一难忘,泪湿罗衣两相忍。
燕塞梦初回,酒殢香寒,索赠汝、一条孤枕。
便绮语、销磨到枯禅,怎偿得伊家,脸情眉韵。
金缕曲.秦淮筝舫,酒滞花迷,黯然销魂。为赋此解
好个江南夜。共呼船、秦淮十里,翠帘齐挂。
月在人边花在水,柔橹两支低亚。
又摇到、小姑祠下。
茉莉香浓双劝酒,笑六朝、暂醉侬醒也。
歌舞恨,并陶写。石城又听寒潮打。
洗当年、嫩红桃叶,魂无一把。
便是小鬟能按曲,吹得玉箫声哑。
惹客泪、暗淋罗帕。
望望红桥三四转,是李家、楼与丁家榭。
替唤到,柳边马。
沁园春·其二再叠赠叔由
少日文章,痛哭谁如,我与尔哉。
算重阳风雨,先催客去,清明花柳,又载诗回。
作两生行,过三闾庙,今日应无市骏台。
狂来也,只青琴濯砚,红袖传杯。客心海国呼来。
却系缆湘干未忍开。
问千金买赋,笑余饥走,万山锁梦,累子愁堆。
子正依余,余翻别子,一例齐年感赋梅。
还西笑,只高城落日,为子低徊。
惜红衣.秋眉
菊学人慵,花欺黛褪,洗妆无力。
瘦减春娇,曾窥镜中碧。
丝丝断柳,浑不似、弓弯颜色。私忆。
勾住病魂,断东风消息。小鸾砚侧。
颦役西风,春余恨轻别。阿郎替画,画个初三月。
黛语酒边飞到,恐有雁儿知得。
莫损他蛾翠,今夜月明霜白。
意难忘.寄萍庵并怀仲宣
离合何常。记秋郊并骑,夜雨连床。
枯潭怀古柘,红树识严霜。时易得,意难忘。
便小别何妨。幸未惭乾坤俯仰,诗酒徜徉。
衰容未许端相。只书城偃蹇,袖墨淋浪。
功名怜蚁穴,心事托鲈乡。凭省识,漫思量。
倩谁与平章。且任伊十年幽恨,一曲微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