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闲布帙,铃下昼无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雅(bó yǎ)的意思:博雅指的是广泛涉猎各种学问,有卓越的才智和卓越的品德。
龊龊(chuò chuò)的意思:形容言行不正派、品德败坏。
郡学(jùn xué)的意思:郡学是古代中国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目的是培养地方官员和士人的才能和品德。
铃下(líng xià)的意思:指在某个人或事物的掌握或管理下。
轻裘(qīng qiú)的意思:指穿着轻薄的衣物,形容人穿着寒冷的季节里穿着不够保暖。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盛府(shèng fǔ)的意思:指繁荣富庶的家族或朝代。
首善(shǒu shà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方面中最优秀、最出色的人或事物。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下昼(xià zhòu)的意思:下午时分
雍容(yōng róng)的意思:形容态度或举止优雅、从容自信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翻译
- 显赫的府邸之外,文雅之风依然留存。
宴席之间,书籍随意摆放,午后的宁静无扰。
这里推崇儒家学术,学子们热烈讨论学术问题。
像马融这样的学者,在南郡的学府中,狭窄的境遇难以言表。
- 注释
- 盛府:显赫的府邸。
雍容:气派、华贵。
轻裘:轻便的皮衣,象征文雅。
博雅:广博且雅致。
席间:宴席上。
布帙:书籍卷轴。
铃下:指官署或学府,铃声代指管理者。
昼无喧:白天没有喧闹。
首善:最好的,首屈一指的。
隆:推崇,重视。
儒术:儒家学术。
诸生:众多学生。
接讨论:互相交流讨论。
马融:东汉著名学者。
南郡学:南郡的学府。
龊龊:狭隘,局促。
岂:怎么,怎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士人聚集于书院之中的温文尔雅的场景。诗中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为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学者们讨论学问、探索知识的热情与专注。
"盛府雍容外,轻裘博雅存。" 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勾勒出一幅书院之外的宁静画面,"盛府"指的是书院或学府,"雍容"形容其气势不凡,而"轻裘"则暗示了春日温暖的气候。"博雅存"表明这里藏书丰富,彰显出对知识的尊重与收藏。
"席间闲布帙,铃下昼无喧。" 描述学者们在座位上安静地展开经卷研读,"铃下"指的是马铃声,通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但这里却是"昼无喧",表明尽管白日已久,却因专注于学习而几乎没有喧闹的声音。
"首善隆儒术,诸生接讨论。" 这两句则直接点出了书院的主要活动,即推崇儒家学说,学生们聚集一堂,进行热烈的讨论。
最后两句"马融南郡学,龊龊岂堪言。" 中的"马融"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注释《孝经》闻名,而"南郡学"则可能指的是书院所在地或某一特定的学派。"龊龊"形容声音轻柔而不失庄重,表明讨论之声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深度和严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环境描写与人物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学问探求的执着与热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书院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毛晋卿肖山堂
悠然林下客,世事颇能料。
闲中意自适,身外名肯钓。
卜居山之阳,初为识者笑。
势将陵岱华,气欲吞嵩少。
方寻愿谷归,稍近孙台啸。
微茫数烟岫,巉绝对云峤。
为我增双明,未必在远眺。
始虽如直友,久乃得心照。
恐随有力去,或被移文诮。
己见成膏肓,百计莫可疗。
一时烟霞语,慎勿骇廊庙。
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