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称至仁,一止嗣谁夺。
回也踵圣轨,厥终丽夭罚。
伋子不逃死,与寿同并命。
孔仪交优游,冶死已有馀。
秉国(bǐng guó)的意思:秉国指担负起国家的责任和使命。
并命(bìng m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因为共同的命运而同时受到影响或遭遇到同样的命运。
伯奇(bó qí)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能超群,与众不同。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不令(bù lìng)的意思:不使人满意或不令人满意
不居(bù jū)的意思:不停留、不久留、不停宿
大易(dà yì)的意思:大易指的是事情容易办成,没有什么困难。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故态(gù tài)的意思:指人保持过去的状态或行为方式,不愿改变或适应新的环境或要求。
怀沙(huái shā)的意思:怀沙是指抱着沙子,比喻事情虚幻、不切实际,或者形容人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所作为。
吉从(jí cóng)的意思:吉祥的事物追随着某人或某事的发展。
精义(jīng yì)的意思:精湛的意义;深奥的内涵。
理则(lǐ zé)的意思:理智是行为的准则,遵循道理做事。也指遵守法律法规、道义准则。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三闾(sān lǘ)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行高尚的人。
申徒(shēn tú)的意思:指人在某一领域或技能上的学徒期。
圣轨(shèng guǐ)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亡故(wáng gù)的意思:亡故指人的死亡,特指亲人或至亲的死亡。
旋踵(xuán zhǒng)的意思:指身体快速转动,迅速离去的意思。
已不(yǐ bù)的意思:已经不再,已经不是
优游(yōu yóu)的意思:优游指的是舒适自在地游玩、闲逛的意思。
至仁(zhì rén)的意思:指极其仁慈和宽容的品质
不旋踵(bù xuán zhuǎng)的意思:不转身、不回头。形容行动迅速,毫不拖延。
这首诗《折杨柳行》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命运以及权力与道德冲突的深刻思考。
诗中运用了多个历史典故,如泰伯让位、孔子之子孔伋、伯奇孝顺、申徒蹈河、屈原投江、囊瓦失德等,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构成了诗人对人性、道德、命运的探讨。
“惠逆凶吉从,匪以人事配。” 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强调命运并非完全由个人行为决定。“大道昧于蒙,多令亡故态。” 进一步指出人们往往在无知中迷失自我,导致行为偏离正轨。“泰伯称至仁,一止嗣谁夺。” 通过泰伯让位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同时也提出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回也踵圣轨,厥终丽夭罚。” 强调了遵循圣人之道的重要性,但最终仍可能遭受不幸的命运。“伋子不逃死,与寿同并命。” 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伯奇以孝章,厥考非不令。” 肯定了孝顺的价值,同时也暗示了孝顺者可能面临的困境。“申徒昔蹈河,三闾亦怀沙。” 通过这两个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道德与命运关系的思考。“奢突不旋踵,罹毒理则那。” 提醒人们要警惕过度放纵可能导致的恶果。“孔仪交优游,冶死已有馀。” 对孔子弟子孔仪的描述,体现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其死亡的必然性。“囊瓦秉国程,宛爇已不居。” 揭示了权势者的堕落与毁灭。“君一臣则二,大易精义昭。” 强调了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周易》中关于此问题的深刻见解。“扶抑每不胜,天道时增忧。” 最后表达了对命运不可抗力的无奈,以及对天道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命运以及权力与道德冲突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行行旷野间,田家功正甫。
老农谓予言,此中情难数。
焦枯虑连旱,阴损虑积雨。
插莳复耕耘,酷日无从拒。
岂不爱四肢,望岁忘其苦。
但愿庆丰年,得给人三釜。
武皇车驾东南出,访道求仙希万一。
屏风九叠云物清,意恐神仙藏此室。
羽章之馆缔构新,坛场夜夜祈星辰。
蓬莱缥缈不可到,桥山一闭逾千春。
咏真之天在旁侧,白昼潭心飞霹雳。
田收岁美龙亦閒,唯有济瀹照空碧。
谁道寻真是女郎,朝餐松桂夜焚香。
明眸绿鬓今何在,意已霞衣侍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