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
以众亢彼寡,虽危犹幸全。
将既非其才,议又不得专。
不田亦不桑,衣食犹兵然。
择将付以职,省兵果有年。
百官(bǎi guān)的意思:指各级官员,也指官僚体制。
不择(bù zé)的意思:不挑选,不选择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尔(bù ěr)的意思:不是你,不属于你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乘边(chéng biān)的意思:乘坐边车或边船。
方今(fāng jīn)的意思:指当前,现在,表示当前的情况或时代。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何缘(hé yuán)的意思:缘分如何,为何
后前(hòu qián)的意思:指事情的次序颠倒,后面的事情先发生,前面的事情后发生。
后距(hòu jù)的意思:指事后才能明白或体会到的距离。
胡来(hú lái)的意思:胡乱行动,没有条理或目的地做事。
骄惰(jiāo duò)的意思:形容人骄傲自满而懒惰。
破散(pò sàn)的意思:破碎散乱。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勤俭(qín jiǎn)的意思:指勤奋努力,节约节俭。
秦川(qín chuān)的意思:秦川是指中国古代的秦地,是指秦朝的领土范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广阔的平原地区。
去归(qù guī)的意思:指事物离开原来的位置、状态或归属,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状态或归属。
施置(shī zhì)的意思:指自己亲身实践,身体力行地去做某事。
岁熟(suì shú)的意思:岁熟是一个描述农作物成熟的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成熟和经验丰富。
所由(suǒ yóu)的意思:指原因、缘故。
完坚(wán jiān)的意思:形容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万一(wàn yī)的意思:表示对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做出预防或警示,以防止损失或避免后悔。
王功(wáng gōng)的意思:指得到重大功绩或成就。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息肩(xī jiān)的意思:放下包袱,解脱心灵的负担。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游民(yóu mín)的意思:指没有固定居所、流浪在外的人。
有年(yǒu nián)的意思:有很多年的经验或历史。
有后(yǒu hòu)的意思:有后指事物有了后代或有了继承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省兵》。诗中的“客”指的是外来的军队或客卿,而“省兵”则意味着裁减军备。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和平时期应对军事问题的一种思考。
开篇两句“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表达了当有外来之势力提出裁减军队的建议时,这并非先前的考虑。紧接着,“方今将不择,独以兵乘边”指出当前的将领并不精选,只是单纯依靠军事力量防守边疆。
“前攻已破散,后距方完坚”描述了战争中前线被打败而后方还在勉强坚持的情况。接着,“以众亢彼寡,虽危犹幸全”表明尽管面临危险,但由于人数上的优势,仍能幸运地保存实力。
“将既非其才,议又不得专”批评了将领的能力不足,同时他们的建议也不被采纳。然后,“兵少败孰继,胡来饮秦川”则是说军队数量减少,战败的情形不断发生,而北方的胡人甚至能直接到达秦川(今陕西一带)饮马。
“万一虽不尔,省兵当何缘”质疑如果不是这样,裁减军备又基于什么理由。“骄惰习已久,去归岂能田”则是说长期的骄奢与懒惰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回归家园,也难以从事农耕。
“不田亦不桑,衣食犹兵然”进一步指出不仅无法耕作,也无法种植桑树,以至于连基本的衣食问题都依赖军队来解决。紧接着,“省兵岂无时,施置有后前”表达了裁减军备并非没有时机,而是需要审时度势,根据情况施行。
最后两句“王功所由起,古有七月篇”与“百官勤俭慈,劳者已息肩。游民慕草野,岁熟不在天。择将付以职,省兵果有年”表达了对君主功业的赞颂,以及官员们勤勉节俭、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并强调选择合适的将领来执行裁减军备的政策,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战事和内部治理的反映,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和民生问题的深刻思考。
郑子有才不可羁,卓立天骨矜权奇。
郑子能文苦不遇,即今三十已虚度。
少年曾读等身书,寻常咳唾皆成珠。
饥来一字不堪煮,吁嗟吾道其非欤。
小住京华歇行脚,依旧归心殊落落。
如入宝山空手回,江湖与我同飘泊。
买鱼沽酒向沙津,一醉东风桃李春。
英雄未必无知己,相尔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