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才彦(cái yà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聪明才智过人的人。
超群(chāo qún)的意思:超越一般水平,出类拔萃
方闻(fāng wén)的意思:指得到消息或听到传闻。
分司(fēn sī)的意思:分开,分别担任职务或分工。
高古(gāo gǔ)的意思:高古指的是古代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谏院(jiàn yuàn)的意思:指勇敢直言、敢于进谏的地方或人。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匡国(kuāng guó)的意思:指协助国家整顿政治、恢复社会秩序的行为。
茂勋(mào xū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德才兼备的人。
名高(míng gāo)的意思:声誉很高,名望显赫。
劭农(shào nóng)的意思:指悉心耕种、勤劳务农的农民。
诗史(shī shǐ)的意思:指诗人的才华和作品的历史。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一篇(yī piān)的意思:一篇表示文章的数量,也可指一篇文章。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题志远两浙巡宣卷》描绘了诗人对才俊人物志远在浙上巡宣期间的赞赏和对其政绩的肯定。首句“江东才彦夙超群”赞扬了志远的卓越才能,超越同辈。接下来,“浙上巡宣更数君”强调了他的职责与影响力,他在巡行宣教中表现出色。
“谏院几陈匡国疏”暗示了志远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家献计献策,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分司常揭劭农文”则表明他在地方行政中重视农业,推行有利于农民的政策,展现了务实的治理理念。
然而,“名高古亦来深忌”揭示了志远因名声显赫而招致的嫉妒,暗示了他可能遭遇的困难和挑战。“盗息谁堪策茂勋”进一步赞美他的才能,认为他在平定盗贼方面也有显著功绩。
最后,“却幸邦人诗史在”表达了诗人欣慰之情,认为志远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在诗歌和历史中,流传四方。“一篇留与四方闻”是对志远深远影响的期待,认为他的故事将广为人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扬志远的才华、政绩和影响力,同时也揭示了他所面临的挑战,展现了对杰出人物的敬佩和对历史记录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