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势(bǐ shì)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时所运用的笔画技巧和动作。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当家(dāng jiā)的意思:指在家中担任主要责任或掌握实权。
烦郁(fán yù)的意思:形容心情烦闷、忧愁郁闷的样子。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盖地(gài dì)的意思:指掩盖真相、掩饰事实,使人难以识破。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侯鲭(hòu qīng)的意思:形容人追求名利,不择手段,不顾道义。
锦里(jǐn lǐ)的意思:指华丽、繁华的地方。
藜藿(lí h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关系疏远,不亲近。
流徒(liú tú)的意思:指漂泊流浪,没有固定居所。
南纪(nán jì)的意思:指南方山区的地名,意为遥远的地方。
品藻(pǐn zǎo)的意思:指审慎挑选,选择高尚优良的事物或品质。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三雄(sān xióng)的意思:指三个勇敢有能力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三个杰出的人物或组织。
食指(shí zhǐ)的意思:指手中最重要的一根指头,也指最喜欢的或最想要的事物。
石枕(shí zhěn)的意思:指在困苦艰难的环境中,能够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承受痛苦,不向困境屈服。
漱石(shù shí)的意思:漱石指的是用清水漱口,比喻清除嘴里的不干净的东西,也比喻摆脱不良习气或清除罪恶。
送穷(sòng qióng)的意思:指因为某种原因或行为而使人陷入贫困境地。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投醪(tóu láo)的意思:指投身到某项事业或工作中,全力以赴。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武侯(wǔ hòu)的意思:指有着出色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的人。
芜菁(wú jīng)的意思:指事物繁茂、茂盛的样子。
习气(xí qì)的意思: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性格或行为方式。
啸诺(xiào nuò)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高亢激昂。
偃蹇(yǎn jiǎn)的意思:形容行动不便或困难。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饮河(yǐn hé)的意思:指非常能喝酒,酒量极大。
有味(yǒu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特殊的风味、韵味或趣味。
郁垒(yù lǜ)的意思:形容山峦叠嶂,连绵不绝。
云亭(yún tí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亭子,比喻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枕流(zhěn liú)的意思:形容大量的泪水像流水一样从眼中流出。
正躬(zhèng gōng)的意思:指正直、恭敬的态度或行为。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朱紫(zhū zǐ)的意思:指君主或贵族的宫殿、官府,也泛指权贵显贵的府邸。
坐堂(zuò táng)的意思:指法官或审判人员在法庭上主持审理案件。
漱石枕流(shù shí zhěn liú)的意思:形容文字流畅,文笔优美。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文人生活和理想追求的深刻理解与感慨。首先,诗人通过“三雄未辨谁朱紫,祇有群狙聊作使”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性比作猴子之间的游戏,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无奈与挣扎。
接着,“卧龙偃蹇正躬耕,一饱但知藜藿美”两句,借用了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朴素生活的欣赏。在这里,藜藿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一饱”则强调了满足于基本需求的幸福。
“平生习气故难尽,品藻芜菁传锦里”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习惯难以彻底改变的无奈,同时提到了“锦里”,可能是指成都附近的地区,这里可能暗含了对某种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怀念或向往。
“投醪饮河真有味,置薤留根何足比”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独特见解,将饮酒和品尝食物视为真正的乐趣,而将其他事物视为不值一提。
“要知茹草可终身,肯作染羹摇食指”两句,通过对比茹草(即吃草)和染羹(烹饪食物),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坚持,拒绝为了物质享受而牺牲精神上的满足。
“公今啸诺坐堂上,方丈盈前宁少此”两句,转而描述了主人公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丰富,但似乎缺少了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
“戏持微草调诸伧,笔势滔滔下南纪”两句,表明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暗示了作品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云亭漫吏食不足,几欲送穷烦郁垒”两句,可能是在讽刺官僚体制中的一些现象,表达了对官员们生活困顿、精神空虚的同情。
“拔毛蒸瓠当家鹜,漱石枕流徒厉齿”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述,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行为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因公始识武侯鲭,盖地何当似芣苢”两句,可能是在赞美主人公的才华和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诸葛亮(武侯)的敬仰,以及希望主人公能够像芣苢一样,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个人品格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思考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官舍小亭闲望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
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
葛衣禦时暑,蔬饭疗朝饥。
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
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
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
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
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