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叶子肃再赴闽幕》
《送叶子肃再赴闽幕》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我昔曾操记室文,君今又作幕中宾。

共怜踪迹萍梗,谁道词章缙绅

杨柳自抽离客思樱桃初学美人唇。

此时欲别难为别,况复莺弄曲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学(chū xué)的意思:初步学习或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

词章(cí zhāng)的意思:

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记室(jì shì)的意思:记事的小屋,指记载文书的地方,也用来比喻记忆力极好的人。

缙绅(jìn shē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客思(kè sī)的意思: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离客(lí kè)的意思:指离别客人或离开朋友。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难为(nán wéi)的意思:为难、困扰、不容易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樱桃(yīng táo)的意思:指吃东西或喝水时小口小口地吃或喝。

莺弄(yīng nòng)的意思:指人在无所事事、闲暇时玩耍、消遣的意思。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送叶子肃再赴闽幕》。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我昔曾操记室文,君今又作幕中宾。”以回忆与友人往昔的交情开篇,表达了对友人再次赴任的感慨。接着,“共怜踪迹随萍梗,谁道词章动缙绅。”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两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们才华横溢,能够影响士林。

颔联“杨柳自抽离客思,樱桃初学美人唇。”运用自然界的景物来寄托情感,杨柳的摇曳仿佛在诉说离别的哀愁,樱桃的娇艳则象征着女子的美丽,暗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此时欲别难为别,况复啼莺弄曲新。”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不舍,即使心中千般不愿,也必须面对离别的现实。最后,“况复啼莺弄曲新”一句,以啼莺的鸣叫和新曲的演奏,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增强了离别的伤感色彩。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柳湖春晓

柳湖湖在宛丘西,湖水溶溶浪拍堤。

画舫载春人尚醉,青帘沽酒马频嘶。

杂花隐映山光薄,初日依稀树色低。

想像苏公行乐处,读书亭畔写新题。

(0)

好事近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

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

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娇艳。

(0)

坐月酬郑见怀之作

明月上西轩,流光照积雪。

开轩一长望,皎皎千里洁。

佳人怨遥夜,起坐弹金屑。

为我操《孤鸾》,怅然感离别。

相思报瑶华,无使音尘绝。

(0)

燕京述哀·其一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0)

观泉亭四时吟·其二夏

绿藻芳深玉鲫肥,荔枝红压钓鱼玑。

采莲人去歌声慢,凉月香风满载归。

(0)

题芹圃画石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醉馀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