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充庖(chōng páo)的意思:指填满庖厨,形容丰富、充实。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拂曙(fú shǔ)的意思:指清晨的阳光还未完全升起,太阳刚刚露出天际的时候。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横江(héng jiāng)的意思:横江意指横渡大江或跨越障碍,形容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
饯送(jiàn sòng)的意思:送别,为别人离开而举行饯别仪式。
郦生(lì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
庙廊(miào láng)的意思:指庙宇中的走廊,比喻言辞或文章的修辞华丽而空洞,缺乏实质内容。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生自(shēng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产生于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
- 注释
- 飞旆:飘扬的旗帜。
都门:京城的城门。
冠裳:官员们的服饰。
窜乡:流放到偏远乡村。
嗟予季:感叹自己的命运。
忠国:忠诚于国家。
贾谊:西汉政治家,曾被贬长沙。
时不遇:时运不济,不得志。
郦生:秦末策士,自称狂人。
横江:横跨江面。
朝市:朝廷和市场。
充庖:供给厨房。
荐庙廊:献给朝廷。
- 翻译
- 晨光微凉中,旗帜飘动,都城的人们为他饯行,衣冠济济。
流放他乡,我感叹自己命运多舛,效忠国家的人常被遣往异地。
贾谊也曾遭遇不遇之叹,但自比郦生,认为自己并非狂妄。
横江之上撒下大网,空捞朝堂与市场,又能捕获什么来供奉朝廷呢?
- 鉴赏
这首词作在构图上颇具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怀。开篇“飞旆翩然拂曙凉”一句,便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清晨宫城之景,飞扬的旗帜在微凉的晨光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神圣的氛围。紧接着“都门饯送集冠裳”则描绘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情形,都门外众人为他送行,他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官帽,这一幕显得既庄重又有些许离别的哀愁。
“窜乡此去嗟予季”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这里的“窜乡”指的是诗人将要远行,离开自己的家乡,而“嗟予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所系的时代感到忧虑和叹息。
“忠国古来留异方”这句中,“忠国”二字彰显出诗人的忠诚与担当之心,“古来留异方”则是说自古以来,忠于国家的人总能留下不朽的功绩,这里暗含着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贾谊谁云时不遇,郦生自谓我非狂”两句中,“贾谊”指的是西汉初年的一位忠臣,他因才华横溢而不得志,被后世称为“时不遇之人”。诗人通过对贾谊的提及,表达了自己也同样是怀才不遇的人。紧接着的“郦生自谓我非狂”则显示出诗人的坚定信念,即便是在旁人眼中看似疯狂,他仍坚持自己的道路和理想。
最后,“横江一网空朝市,何物充庖荐庙廊”两句,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这里的“横江一网”可能是指渔网,这渔网不仅为空中楼阁,无法捕捉到任何实际之物,更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抱负难以实现。接下来的“何物充庖荐庙廊”,则是在问询在这座空旷的朝市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够装点这荒废的庙宇,这里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事更迁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词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的哀愁、时代的忧虑以及对于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