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歌行(gē xíng)的意思:指歌曲或诗词的行列,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顾曲(gù qǔ)的意思:顾及别人的感受,不随意改变原先的计划或主张。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回眸(huí móu)的意思:回头看,多指离别时回头望一眼。
乐天(lè tiān)的意思:形容人心态开朗,乐观向上,不为外界困扰所动。
龙井(lóng jǐng)的意思:指一种具有高质量和独特风味的绿茶,也比喻高尚品德或卓越才能。
鹿鸣(lù míng)的意思:指鹿在山林中鸣叫,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诗赋(shī fù)的意思:指写诗作赋的技艺和才能。
题品(tí pǐn)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赞赏、鉴赏。
同学(tóng xué)的意思:同班同学、同年同学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学语(xué yǔ)的意思:学习语言,掌握语言技能。
杨枝(yáng zhī)的意思:指春天柳树枝发芽的时候。
周诗(zhōu shī)的意思:周全的诗篇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注释
- 倾上国:形容杨柳之美极受推崇,仿佛能影响整个国家。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晓来:早晨来临的时候。
销檠:形容蜡烛燃烧,暗示主人深夜读书。
- 翻译
- 人们竞相谈论杨柳之美能倾倒整个国家,白乐天也将其评价写入了他的诗歌中。
然而,我们只见学童般的莺鸟轻声细语,还未见识过那回眸一笑如剪水般明亮。
宴席主人擅长音乐,清晨起来点燃蜡烛,想必是想在灯下研读诗书。
不必特意去寻找龙井的海棠,我更愿聆听你朗诵《诗经》中的鹿鸣之章。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嵲的作品,名为《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慨地回应朋友周参谋的邀请,再次参与一次文人的游宴活动。
“竞说杨枝倾上国”,这里的“杨枝”可能指的是柳树的枝条,而“倾上国”则是形容美好的景色。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这次聚会地点的赞赏和期待。紧接着,“乐天题品付歌行”,“乐天”意味着欢乐的天气,"题品"可能指的是赋诗或唱歌,而“付歌行”则是把这种快乐的情绪传达给他人。
在第三、四句:“但同学语雏莺小,未见回眸剪水明。”这里,“同学语雏莺小”可能指的是年轻时的朋友或同窗之间的对话和诗歌创作都还不够成熟,而“未见回眸剪水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尚未达到高水平的文学作品持有期待态度,希望能看到更为清晰明了的文学才华。
下面两句:“席舍主人能顾曲,晓来妆烛想销檠。”“席舍主人”指的是宴会的东道或是主持人,“能顾曲”意味着这位主人能够欣赏曲艺。而“晓来妆烛想销檠”,则是在描绘早晨的景象,可能暗示宴会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最后两句:“海棠何必寻龙井,愿听周诗赋鹿鸣。”这里的“海棠”是一种花名,"寻龙井"则是古代传说中龙王居住的地方,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去处或理想之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必追求遥不可及的完美,而愿意倾听周参谋的诗歌,享受这次友聚的欢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的情感描述,展现了一种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