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递递(dì dì)的意思:逐渐增加,一个接一个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静坐(jìng zuò)的意思:指保持安静、不动、不说话或不做任何动作的状态。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凄恻(qī cè)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哀怨深沉。
切切(qiè qiè)的意思:形容非常迫切、殷切、急切。
秋蛩(qiū qióng)的意思:比喻人才在秋天时得以施展才华,显露本领。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宵明(xiāo míng)的意思:宵夜不睡觉,通宵达旦。
抑扬(yì yáng)的意思:抑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或语调的起伏变化。
有口(yǒu kǒu)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流利,也指有名声或有人帮助。
怨声(yuà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怨恨、不满的声音四处传播。
争鸣(zhēng míng)的意思:指争论、争辩、争相发表意见。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翻译
-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孤灯照亮黑夜。
年迈之人疲倦欲眠,似醉非醉,半梦半醒。
内心没有一丝恨意,坦荡如江海般清澈。
秋虫为何鸣叫,四周充满哀怨之声。
悲凉之情无尽,起伏跌宕,不平之感强烈。
它们低声细语,更迭至三四更时分。
我在屋檐下寻找,却找不到它们,只能静坐倾听。
你们有话要说,但我的醉意使我无法聆听。
- 注释
- 隤照:夕阳西下。
孤灯:独自点燃的灯火。
似醉复如醒:半醉半醒的状态。
寸心:内心。
坦如江海清:心境坦荡如江海般清澈。
秋蛩:秋天的蟋蟀。
凄恻:悲凉、凄惨。
抑扬:起伏、波动。
切切:低声细语。
递递:更迭、连续。
绕砌:围绕台阶。
汝:你,指秋虫。
我醉:我喝醉了。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夜独坐、感受到秋虫鸣叫之声而引发的思绪和情感变化的诗。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孤灯下,听着四周秋蛩的声音,不禁感到凄凉与不平。
"隭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两句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清晰的夜景。"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则透露出诗人此刻的精神状态,他虽感到疲惫欲眠,但又像醉酒般地半梦半醒。
"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宽广,这种心境可能是对外界纷扰的一种超脱。
然而接下来的"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则显示出诗人对于秋虫鸣叫的声音感到悲哀和不满,这些声音似乎在挑动着他的某种情感。
"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复杂,他可能有许多话想要说,但这些话又像是无尽头的夜长梦般地一遍遍地重复。
"绕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则是诗人在这种纷乱与复杂的情感中,试图寻找某种安宁,但却无法找到。他只能选择静坐,而秋虫的声音似乎在与他争鸣。最后,他选择了逃避,用"我醉不汝听"来表达一种心灵的自我慰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夜晚的寂静和秋蛩的鸣叫,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