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和·其二》
《七和·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宫放榜蜚英北阙传胪漏名

潜救八人文最敏,尽归一网气难平。

生作么教持杵,越石争些已见坑。

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传胪(chuán lú)的意思:传递圣旨的使臣。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放榜(fàng bǎng)的意思:公布考试成绩。

蜚英(fēi yīng)的意思:形容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的人。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漏名(lòu míng)的意思:指没有被记载在史书上或被人所知的名字。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晴天(qíng tiān)的意思:晴天指的是天气晴朗、没有云彩的天空。在成语中,晴天常常用来比喻事物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人文(rén wén)的意思:人文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领域的事物。

生作(shēng zuò)的意思:指人生活或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特指做事生疏、不熟练或不得法。

越石(yuè shí)的意思:越过石头,形容能力超群,轻松解决问题。

争些(zhēng xiē)的意思:争取时间,加快速度

鉴赏

这首诗描写的是科举考试后的情景。"南宫放榜已蜚英"表明南宫的榜单已经张贴,选出了优秀的人才;"北阙传胪却漏名"则是说在北阙宣读功绩时,却遗漏了某些人的名字。这两句反映出考试结果的不公和遗憾。接下来的"潜救八人文最敏,尽归一网气难平"指的是虽然有的人通过作弊手段被救,但这种行为激起了更多的不满情绪,因为人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白生作么教持杵,越石争些已见坑"则是对考试中舞弊现象的批评,其中"白生"可能指的是考官,而"持杵"暗示他们手中的权力。"越石争些已见坑"则是说一些不正之风已经露出了端倪。

最后两句"莫倚晴天频吐绶,儿童见了又须惊"表达的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即在光明的情况下还能看到不公平现象的出现,这对于年幼无知的人来说尤其令人震惊。整首诗通过对考试不公正现象的抨击,反映出作者对于科举制度中弊端的深刻批评和忧虑。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娱晖滩

滩头垂杨好系船,杨枝戏水桃花颠。

枕流漱石从他误,白眼卧看沧浪天。

(0)

再送伯玉至清洋口

君携胡建我曹丘,各拥双株玉树秋。

两地客星分不得,清洋中半是鸿沟。

(0)

陆少宰与绳北上迂道见访山中赠别·其四

浊酒离亭望眼孤,明朝春色傍艖䒀。

燕中啼鸟知无数,莫遣空林闻鹧鸪。

(0)

送曹子念文学游闽还访天台·其三

冰盘不肯荐杨梅,五月闽天锦作堆。

日啖红香三百颗,可应单为荔枝来。

(0)

穆考功敬甫早岁乞休惟以读书苦吟为事今年拟少陵秋兴八首使其子光胤习右军书书之见寄走笔为谢得四绝句·其四

羊家小婢学夫人,到底悲欢不属身。

争似娙娥妆洗尽,自然冰玉离风尘。

(0)

徐大光禄奉使江西淮邸见顾赠之再得四绝句·其四

高秋伏枕罢弦时,一曲聊将赠子期。

若向洪都朱邸听,有人能谱右丞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