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净 慧 院 宋 /李 新 晓 披 鹔 鹴 裘 ,缭 绕 青 冰 陌 。高 原 回 东 飚 ,草 木 负 春 色 。潇 洒 竹 间 寺 ,慰 此 流 浪 客 。豀 梅 荐 余 馨 ,林 光 动 寒 碧 。一 寸 经 纶 心 ,长 叹 念 行 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寒碧(hán bì)的意思:形容寒冷而清澈的颜色。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浪客(làng kè)的意思:指流浪在外的客人或者游荡在各地的人。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流浪(liú làng)的意思:形容失去家园或固定居所,四处漂泊无依。
青冰(qīng bīng)的意思:指冰的颜色呈现出青绿色,比喻冰质坚硬,难以融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坚强、冷静、不易动摇。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 翻译
- 清晨穿上鹔鹴裘,漫步在结满霜花的小路。
高原上刮起东方的狂风,草木失去了春天的色彩。
竹林间的寺庙显得洒脱,安慰着我这漂泊的旅人。
溪边的梅花散发着余香,林中的光影触动了寒冷的碧绿。
心中怀揣着经世济民的理想,长叹一声,想起远行的艰辛。
- 注释
- 晓:清晨。
鹔鹴裘:一种毛皮衣服。
缭绕:环绕,盘旋。
青冰陌:结霜的小路。
高原:地势较高的地区。
东飙:东风。
草木负春色:草木失去春天的生机。
潇洒:清闲自在。
竹间寺:竹林中的寺庙。
流浪客:漂泊的旅人。
溪梅:溪边的梅花。
荐:献出。
馀馨:残留的香气。
林光:林中光影。
寒碧:寒冷而碧绿的景色。
经纶心:治理国家的雄心。
行役:远行,奔波劳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寺庙图景,诗人穿越在一片宁静与寒冷之中,寻找内心的平和。
“晓披鹔鹴裘,缭绕青冰陌。”开篇即以浓郁的笔触描绘早晨的场景,鹔鹴裘象征着古代士人的高洁品格,而“缭绕”一词则传递出一种深邃和神秘感,整个画面笼罩在清冷的气氛之中。
“高原回东飙,草木负春色。”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不仅有山的峻拔,还有风的呼啸,更有草木所承载的生机与希望,这些都是通过“高”、“回”和“飙”的动态描写来表达的。
“潇洒竹间寺,慰此流浪客。”随后诗人走进了一个幽静的寺院,那里有潺潺的溪水声,以及竹林的摇曳。这里的“慰”字用得甚是贴切,彷彿在给予游子以安慰。
“溪梅荐馀馨,林光动寒碧。”接下来是对寺院内外景色的细致描绘,从溪边飘香的梅花到林间闪烁的寒光,每一笔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一寸经纶心,长叹念行役。”最后,诗人的思绪似乎回到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反思,一种复杂的情感在这里得以释放。"一寸经纶心"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成长,而“长叹”则是对于过往历练的无尽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诗人在这片宁静而又寒冷的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
閒园柳绿井桃红,野径荒墟左右通。
清迥独连江水北,芳菲更似洛城东。
时看雨歇人归岫,每觉潮来树起风。
闻道金门堪避世,何须身与海鸥同。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
棠棣闻馀兴,乌衣有旧游。
门前杜城陌,池上曲江流。
暇日尝繁会,清风咏阻修。
始知西峙岳,同气此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