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时躬裸奠,虔虔靡或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王(bǎi w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强大、无敌的力量。
诚意(chéng yì)的意思:
[释义]
(名)诚恳的心意,多用于书面语。
[构成]
偏正式:诚(意
[例句]
用实际行动来表示诚意。(作宾语)
[同义]
真心、诚心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典重(diǎn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举止庄重端正。
冠佩(guān pèi)的意思:戴上帽子和佩饰物。也指担任高官重要职务。
皇明(hu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如皇帝的光芒,形容光明正大、光彩照人。
畿甸(jī diàn)的意思:指朝廷的都城周围的地区。
嘉旨(jiā zhǐ)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赐予的恩宠和嘉奖。
建极(jiàn jí)的意思:建立至高无上的地位或境界。
僚采(liáo cǎi)的意思:指官员之间互相拥护、拉拢,以共同谋取私利。
庙学(miào xué)的意思:指追求虚名、空洞的学问,或指学问浅薄、不实用的学问。
虔虔(qián qián)的意思:虔诚、恭敬。
跄跄(qiàng qiàng)的意思:形容走路蹒跚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穰穰(rǎng rǎng)的意思:形容丰富、富裕的样子。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儒风(rú fēng)的意思:指儒家思想的风尚和影响。
神灵(shén líng)的意思:指超越凡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盛典(shèng diǎn)的意思:盛大的庆典或仪式。
牲醴(shēng lǐ)的意思:指牲畜和醴酒,比喻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声烈(shēng liè)的意思:形容声音宏亮而嘹亮。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黍稷(shǔ jì)的意思:黍稷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也代表着农业丰收和国家富饶的象征。
祀礼(sì lǐ)的意思:祀礼是指祭祀祖先或神灵的仪式。也用来比喻对先辈或伟大人物的敬仰和纪念。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维时(wéi shí)的意思:维护时局,稳定局势。
无疆(wú jiāng)的意思:无边界、无限广大
锡福(xī fú)的意思:赐予福气,祝福
馨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令人愉悦。
兴举(xīng jǔ)的意思:兴奋地举起,形容非常高兴或鼓舞。
修饰(xiū shì)的意思:用于描述对人或事物进行修整、装饰、美化的行为或方式。
佾舞(yì wǔ)的意思:形容舞蹈动作优美、翩翩起舞。
仪物(yí wù)的意思:指礼品和物品。
亿万(yì wàn)的意思:指非常多、极其众多的数量。
藻绘(zǎo huì)的意思:指绘画技法高超,画作精美绝伦。
昭假(zhāo jiǎ)的意思:昭假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公开地请假或公开地表明请假的理由。
重光(ch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失去光明或希望的事物重新获得光明或希望。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仲秋(zhòng qiū)的意思: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永乐四年秋季对庙学进行修缮后,举行祭祀仪式的盛大场景。诗中展现了明代重视儒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以及皇帝对于弘扬儒家文化的高度重视。
首句“皇明重儒术,声教轶黄唐”点明了明朝对儒学的重视,其影响超越了古代的黄帝和唐尧时期。接着提到滁州作为京城附近的郡县,庙学在此得到了精心的修缮,使得建筑更加辉煌。
随后描述了祭祀的准备与进行过程:钟鼓提前布置,佾舞整齐排列;祭品丰盛且香气四溢,参与祭祀的官员们庄重有序。诗人强调了仪式的庄严与诚心的重要性,自己也亲自参与了裸奠仪式,态度虔诚。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子圣明的敬仰,以及对重建儒家盛典的喜悦之情。他希望这种崇高的文化传统能够延续万世,儒家之风得以发扬光大,不受限制地传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