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锦鳞(jǐ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彩,光彩照人。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同上(tóng shàng)的意思:与上述相同或相似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银瓮(yín wèng)的意思:比喻个人财富丰厚或存钱多。
制度(zhì dù)的意思:制度是指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规范行为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程序。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日本与中原国家在文化、习俗上的相似之处,展现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诗人以“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开篇,将日本与中原国家相提并论,强调了两国在文明发展上的共通性,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共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接着,“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两句,进一步点明了日本在服饰和礼仪方面深受唐朝的影响,以及在音乐和舞蹈等方面受到汉朝文化的熏陶,体现了两国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银瓮篘新酒,金刀脍锦鳞”描绘了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使用银瓮酿造新酒,用金刀切割色彩斑斓的鱼肉,展现了日本人在享受生活时对精致与美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日本饮食文化中对于食材新鲜和制作工艺的重视。
最后,“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以自然景象收尾,表达了四季更迭、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原,都拥有相似的自然景观和季节变化,象征着两国人民共享的自然之美和生命之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日本与中原国家在文化、习俗、历史和自然景观上的共通之处,表达了对两国深厚文化联系的赞美和对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丙辰生初自赋
明日生初,还知否、明年六十。
嗟老矣、满头都缟,寸心犹赤。
三十载间尘土债,几千里外风涛役。
赖君天、许放故山归,恩无极。出而作,入而息。
美可茹,鲜可食。任浩书空咄,禹笑人寂。
断国谋王非我事,抱孙弄子聊吾适。
且从今、时复一中之,杯中物。
八声甘州·其二庚戌寿郑丞相
有庞眉、扶杖岘山来,举觞寿南山。
道天怜赤子,相逢钧播,久望毡还。
幸际君王神武,上宰是甘盘。
少运风霆手,整顿何难。
好个霜天时候,听雁门新雁,眺远凭阑。
想经纶心上,一点炳如丹。
抚舆图、真儒事了,把勋庸、留在鼎彝看。
八千岁,四明洞府,一佛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