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死再且三,竟死芳逾芷。
死此百年身,不死者万祀。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波流(bō liú)的意思:形容事物连续不断地发展变化。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啻(bù chì)的意思:不仅仅是,可以说是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刚肠(gāng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强,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困苦。
高足(gāo zú)的意思:学生的学问高超,才华出众。
皓雪(hào xuě)的意思:皎洁明亮的雪,形容雪色洁白明亮。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继而(jì ér)的意思:接着,然后
烈妇(liè fù)的意思:指勇敢坚强、忠贞不屈的女性。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清尘(qīng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净化心灵。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颓波(tuí bō)的意思:形容事物衰败、没落、颓废不振。
萎薾(wěi ěr)的意思:形容植物因缺乏水分而失去生机,也用来比喻人的精神萎靡不振。
刑室(xíng shì)的意思:刑室指的是刑罚执行的地方,也可以引申为受到惩罚或困境的处境。
修文(xiū wén)的意思:修饰文章,使之更加文雅
以是(yǐ shì)的意思:表示以此为是,根据此为准
一鼓(yī gǔ)的意思:指第一次鼓动,通常意味着开始行动或发起攻击。
赵氏(zhào shì)的意思:指富有、财大气粗的人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名为《挽赵公子并何烈妇》。诗中描绘了对赵公子和其妻何烈妇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他们的高尚品德的赞美。
首句“皓雪晓山寒”描绘了一幅清晨雪景中的山峦景象,既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也预示着后文哀悼的主题。接着,“棱棱赵氏子”点出赵公子的姓氏与性格特点,棱棱二字暗示其性格刚直不阿。
“抱琴入长安,一鼓清尘耳”两句,通过赵公子携带琴进入长安这一行为,象征其志向高远,追求清正之气的决心。这里“清尘耳”可能暗指清除社会上的污浊风气,表达了诗人对其理想主义的敬佩。
“冯门称高足,拟畅六经旨”提到赵公子在学术上深受尊敬,意欲弘扬儒家经典的精神。这反映了其不仅在道德品质上,也在学问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刚肠有父风,萎薾不啻耻”赞扬赵公子继承了父亲的刚毅品格,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以为耻,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意志。
“以是范厥躬,刑室亦以是”表明赵公子的行为准则,无论是日常还是在刑罚的环境中,都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忽忽去修文,何媛继而死”描述了赵公子去世后,其妻子何烈妇也追随而去的情景,表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觅死再且三,竟死芳逾芷”进一步强调了何烈妇为了追随丈夫不惜牺牲生命的决心,其精神之高尚超越了普通的芳草。
“死此百年身,不死者万祀”表达了对赵公子和何烈妇虽生命短暂却留下永恒精神的感慨。
最后,“我读烈妇传,涕泪不能止”直接抒发了诗人读到这对夫妇的故事时的感动之情,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赵公子和何烈妇事迹的叙述,展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以及对这种精神价值的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