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
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
《季伟公赠我朱子纲目诗以答之》【明·屈大均】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3567c7159446690238.html
阿私(ā sī)的意思:指人情世故、圆滑奸诈的行为。形容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善于算计、伪装。
安时(ān shí)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安定、平安无事。
褒贬(bāo biǎn)的意思:褒贬是指对事物进行评价,分别表示赞扬和批评。
笔削(bǐ xuē)的意思:指用笔削去杂质,比喻去除不正之事或不好的东西。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长相(zhǎ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成仁(chéng rén)的意思:指为了正义和公平而舍弃个人的生命和利益。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辞赋(cí fù)的意思:
[释义]
(名)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因此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构成]
并列式:辞+赋
[例句]
研读辞赋。(作宾语)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纲目(gāng mù)的意思:纲目是指事物的主要大纲和目录,也可以指事物的重要方面或要点。
膏沐(gào mù)的意思:指受到优厚待遇,享受荣华富贵。
冠履(guān lǚ)的意思:指衣冠齐整,鞋履整洁的样子。
光相(guāng xiāng)的意思:指光线相互映照,互相辉映的景象。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华夏(huá xià)的意思:指中国古代的称号,意为中华民族的国家。
黄初(huá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或发展的初期阶段。
纪年(jì nián)的意思:指按照年代顺序记录历史事件或个人年龄的方法。
建安(jiàn ān)的意思:
◎ 建安 jiàn’ān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精粹(jīng cuì)的意思:指事物的最精华、最精细的部分。
经总(jīng zǒng)的意思:总结经验,归纳总结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空名(kōng míng)的意思:空洞无实际内容的名声或声誉。
六出(liù chū)的意思:指一个人出走多次,离开原地的次数较多。
乱臣(luàn chén)的意思:指背叛国家、篡夺权力的奸臣。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名实(mí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名义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尼山(ní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心境宁静,如佛家尼姑般心无旁骛,不受外界干扰。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史记(shǐ jì)的意思:史书记载的历史。也指有关历史的书籍或资料。
书法(shū fǎ)的意思:形容知识渊博,学问广博,深奥广大。
诵读(sòng dú)的意思:指读书时发出声音,或者将文字口头表达出来。
素王(sù wáng)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加工的、原始的状态。
天王(tiān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或一方之主,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人。
天伦(tiān lún)的意思:指家庭成员团结和睦、亲情和睦的意思。
天经(tiān jīng)的意思:指经书中的精华部分,也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的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
外长(wài zhǎng)的意思:指外交部长,也可以泛指国家的外交官员。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温公(wēn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温和、慈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武侯(wǔ hòu)的意思:指有着出色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的人。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无过(wú guò)的意思:没有过错,没有过失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凶逆(xiōng n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凶恶、逆天。
血气(xuè qì)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气概、豪情壮志。
一隅(yī yú)的意思:指一个小角落或一个狭小的空间。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一部(yī bù)的意思:指整个作品或著作中的一部分。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元自(yuán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元正(yuán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行为端正,不偏不倚,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在建(zài jiàn)的意思:正在建设中,还未完工的意思。
在草(zài cǎo)的意思:在草地上。形容人或物在草地上活动或行走。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贼子(zéi zǐ)的意思:指作恶多端、行为不端的人。
昭烈(zhāo liè)的意思:昭烈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品质。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正统(zhèng tǒng)的意思:指符合传统、规定或权威的标准,合乎正道。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之后(zhī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上在某个事件或动作之后。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诛灭(zhū miè)的意思:彻底消灭,彻底除掉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自行(zì xíng)的意思:自己行动,自主进行
子真(zǐ zhēn)的意思:真实可信、诚实的人。
宗子(zōng zǐ)的意思:指家族中的继承人,也可以指家族的血脉延续。
罪人(zuì rén)的意思:指犯了罪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了坏事而感到内疚的人。
尊位(zūn wèi)的意思:尊贵的地位或职位
尊亲(zūn qīn)的意思:尊重亲人,对家人尊敬有礼貌。
乱臣贼子(luàn chén zéi zǐ)的意思:指那些背叛国家、投靠敌人、倒行逆施的官员或者奸邪之徒。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文学家屈大均所作,名为《季伟公赠我朱子纲目诗以答之》。屈大均是岭南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宋明理学有深入研究,此诗即是对朱熹《四书集注》(简称《纲目》)的赞美与回应。
诗中首先提到“春秋之后有纲目”,表达了对《纲目》作为继《春秋》之后重要历史文献的肯定。接着,诗人以“日月光相逐”比喻《纲目》如同日月般照亮历史,强调其重要性。月光源自日光,象征《纲目》汲取了儒家经典的精神,而“紫阳”指朱熹,暗示《纲目》深受其思想影响。
诗中还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昭烈”(刘备)、“武侯”(诸葛亮)、“黄初”(曹丕)、“建安”(曹操)、“英宗”(赵曙)等,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探讨了正统、王师、篡位等主题,体现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追求。
“乱臣贼子不诛灭”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上的不义行为的批判,而“黄初却在建安时”则可能暗指对历史时间线的重新审视。接下来,“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两句,批评了历史编纂中的主观偏见,强调应客观公正。
“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两句,可能借古代女性担任君主的典故,探讨女性在历史中的角色与地位,以及历史记载的公正性问题。
“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可能涉及历史上的父子关系与政治权力的矛盾,表达对历史人物复杂情感的理解。
“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两句,将孔子(尼山)与朱熹(紫阳)联系起来,探讨了儒家伦理与历史编纂的关系,同时也对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了道德评价。
最后,“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表达了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对海外文化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屈大均对《纲目》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伦理、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横前两锋踞草泥,恃勇宁复防吴儿。
倏随主父死五鼎,登止郭最遭寝皮。
凡物有用皆贾祸,汝祸已酷孰使之。
平生一窟不自办,敢羡鲸鳄游天池。
含饴茹酒瞢怀璧,仅得士女称珍奇。
不摇喉牙诧隽永,远封甖缶争矜持。
爬沙躁扰良可念,请续杜老观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