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危尚念起击贼,大呼过河身已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摧藏(cuī cáng)的意思:破坏、毁灭隐藏的东西
大尹(dà yǐn)的意思:指权力大、地位高的官员。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寒螀(hán ji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河身(hé shēn)的意思:指河流的主体部分,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或核心。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惊鹊(jīng què)的意思:指突然受到惊吓而惊飞的鹊鸟,比喻人受到惊吓后突然离开或逃走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突然失去勇气、信心或胆怯的情况。
井床(jǐng chuáng)的意思:比喻思想僵化,不思进取。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下湿(xià shī)的意思:指下雨或淋湿。
行年(xíng nián)的意思:行年指的是年龄大,行为举止稳重,有经验和智慧的人。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志意(zhì yì)的意思:志向和意愿。
- 翻译
- 会稽的八月秋意渐凉,梧桐落叶铺满井台旁。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白桦树,惊飞的喜鹊在枝头围绕,露水打湿草地,寒蝉凄鸣声声。
壮士已过六十岁,岁月虽短,志向却坚定如常。
剑匣中的宝剑发出雷鸣般的响声,神兵怎甘长久被尘封。
您可曾记得昔日东都的大尹,他的仁义感动百万民众,面对危险仍欲起身抗敌。
他高呼过河,壮烈牺牲,身体已僵硬在河岸上。
- 注释
-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凉:清凉。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井床:井边的平台。
缟树:白色或淡色的树,这里指白桦树。
啼:啼叫。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志意:志向和意志。
匣中宝剑:象征着壮志未酬。
摧藏:隐藏、收藏。
昔时:从前。
东都:洛阳,古代东都之一。
宗大尹:官职名,这里指有威望的官员。
虎与狼:比喻凶恶的人。
疾危:疾病危急。
击贼:抗击敌人。
僵:僵硬,形容死亡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秋》,通过对八月会稽初秋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和人生感慨。首句“会稽八月秋始凉,梧桐叶落覆井床”描绘了凉爽的秋季到来,梧桐落叶覆盖井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接下来,“月明缟树绕惊鹊,露下湿草啼寒螀”通过明亮的月光、惊飞的鹊鸟和寒蝉的鸣叫,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冷清。
诗人在此情境中抒发个人情感:“丈夫行年过六十,日月虽短志意长。”他以壮志未酬的豪情,表达即便岁月匆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依然坚定。最后两句“匣中宝剑作雷吼,神物那得终摧藏”运用象征手法,宝剑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寓意自己虽年老但仍怀有壮志,不甘心才华被埋没。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借古人的事迹来激励自己:“君不见昔时东都宗大尹,义感百万虎与狼。”他提及东都宗大尹在危难之际仍挺身而出,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是对自己矢志不渝精神的表白。“疾危尚念起击贼,大呼过河身已僵”更是形象地刻画了这位英雄的英勇无畏,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总的来说,《感秋》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通过秋景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夏明叔归建宁
顷与君别时,君颐未生髭。
曶曶二十年,惊见紫髯奇。
相逢不相识,视刺乃得之。
尊酒出文卷,芙蓉阴未移。
白露团虚檐,素蟾堕寒池。
胡为于此时,与君又语离。
自言甘旨急,毋失旧馆期。
丈夫属有志,富贵无定姿。
愿君勉自力,上以慰亲思。
明年寒雁来,殷勤寄书词。
为报秋风高,吴仙得桂枝。
最高楼
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念奴娇.题马嵬图
蜀江城远,想连云危栈,接天穷处。
惆怅烟尘回首地,双阙觚棱犹故。
龙扈星联,羽林风肃,未放鸾駣去。
不堪掩面,泪沾宸袖如雨。
底事当日昭阳,吹羌鸣羯,涴却霓裳舞。
三十六宫春满眼,曾把色嗔香妒。
芳草埋情,飞花陨怨,翻被蛾眉误。
画图惊见,黯然魂断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