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感应(gǎn yìng)的意思:感应指的是一种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此词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体认(tǐ rèn)的意思:理解、认识到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心感(xīn gǎn)的意思:心中有所感受,内心有所体会
虚灵(x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思想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中正(zhōng zhèng)的意思:表示人的品德正直,行为端正,不偏不倚。
周行(zhōu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某个范围内四处活动、奔波劳碌的意思。
- 鉴赏
此诗由明代哲学家湛若水所作,名为《示学六言赠六安潘汝中黄门》。湛若水是中国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深受王阳明影响,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和领悟宇宙真理。
诗中“随处体认天理”意味着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感知到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与道德原则,强调了实践与体验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与儒家的“格物致知”相呼应,倡导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来理解世界。
“六字千圣周行”则表达了通过六个字(即“随处体认天理”这六个字)可以通达至圣贤之道,认为简单的六个字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准则,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考。
“万里一心感应”进一步阐述了心灵的广阔与深远,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内心的连结与共鸣,强调了心灵的统一性和普遍性。
“虚灵中正观生”则指出,通过保持心灵的空明与中正,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生命的真谛。这里的“虚灵”指的是清静无为的心境,“中正”则是指遵循自然法则和道德规范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湛若水心学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内在的觉醒和外在的实践,达到对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和生活智慧的全面提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