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非一亩俭,奠即两楹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辟(bǎi pì)的意思:形容威力无穷,无所不能。
辟戾(pì lì)的意思:辟厉是指排除、消除邪恶势力,使社会恢复和谐的行动。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何幸(hé xìng)的意思:表示对不幸的事情发生感到庆幸或幸运。
金声(jī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开新(kāi xīn)的意思:创新、开创新局面
两楹(liǎng yíng)的意思:两根柱子。比喻事物的根基或支撑。
明德(mí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有明德之人应有的优秀品质。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上日(shàng rì)的意思:指前一天或昨天。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四科(sì kē)的意思:指四门功课,即文、史、哲、理。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素功(sù gōng)的意思:指平素的功绩,平日的努力和积累。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玄工(xuán gōng)的意思:指高深莫测的技艺或工艺。
言教(yán jiào)的意思:言教指以言辞进行教导或训诫的行为。
秩祀(zhì sì)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祭祀。
陟配(zhì pèi)的意思:指高贵的人与低贱的人结合婚姻。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在孔子庙举行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场景。诗人以“属圣重儒宗”开篇,点明了祭祀的对象和其崇高的地位。接着,“当秋秩祀隆”一句,既指出了祭祀的时间和规模,也暗示了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文明涓上日,祈翼摄玄工”,通过“涓上日”的形象,展现了祭祀时日光的柔和与神圣,而“祈翼摄玄工”则描绘了祭司们庄严地进行仪式的情景,体现了对孔子的虔诚敬仰。
“松柏开新庙,笙琴似旧宫”,运用自然景观与历史建筑的对比,既赞美了孔子庙的宏伟与庄重,又暗示了孔子思想的永恒与传承。
“居非一亩俭,奠即两楹中”,通过描述孔子庙的布局,强调了祭祀场所的简朴与庄重,同时也体现了对孔子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玉簋馨明德,金声辨素功”,以器物的材质与声音象征孔子的美德与贡献,进一步突显了孔子在道德与学术上的卓越成就。
“从公百辟戾,陟配四科同”,表达了众多信徒对孔子的共同敬仰,以及孔子思想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影响。
“有侐神如在,无言教已通”,通过想象孔子仿佛在场,强调了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即使在言语之外,也能感化人心。
“升堂独何幸,俎豆挹前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能亲自参与如此神圣仪式的荣幸之情,以及对孔子精神的深深敬仰与追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孔子的庄严场面,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与传承之意,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深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