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天 台 通 上 人 宋 /刘 克 庄 老 倦 逢 迎 揖 客 稀 ,上 人 乃 肯 顾 柴 扉 。愧 无 林 下 茶 瓜 待 ,忽 有 空 中 杖 锡 飞 。师 瘦 能 吟 无 本 句 ,吾 穷 难 赠 大 颠 衣 。此 行 不 枉 观 南 海 ,探 得 珊 瑚 满 载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枉(bù wǎng)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事没有白费心力,没有白费时间,没有白费精力。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大颠(dà diā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动或变化。
逢迎(féng yí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思而主动去迎合对方的喜好或者要求。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满载(mǎn zài)的意思:形容装满、装载很多东西。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穷难(qióng nán)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生活艰难。
珊瑚(shān hú)的意思:指珊瑚这种宝贝,比喻珍宝、宝贵的东西。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无本(wú běn)的意思:没有资本、没有本钱
锡飞(xī fēi)的意思:形容物品质量极为精美,工艺非常高超。
下茶(xià chá)的意思:下茶意指向人倒茶,表示恭敬、尊重或服务。
揖客(yī kè)的意思:揖客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恭敬地向客人行礼。
迎揖(yíng yī)的意思:迎接和行礼
载归(zǎi guī)的意思:指将人或物从远方平安地接回来。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 翻译
- 年迈疲倦,应酬客人稀少,高僧才肯光临我家简陋的门扉。
我惭愧没有山林间的清茶瓜果款待,忽然看见有僧人空降,手执禅杖来访。
师父消瘦却能吟诗作对,我贫穷无法赠送他大颠和尚那样的衣物。
这次行程不虚此行,能观赏南海美景,满载珊瑚归来定会有所收获。
- 注释
- 老倦:形容年老疲惫。
逢迎:迎接。
揖客:作揖迎接客人。
稀:稀少。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乃:才。
肯:愿意。
柴扉:简陋的木门。
愧无:感到惭愧没有。
林下:山林隐居之处。
茶瓜:清茶和瓜果。
待:款待。
空中:从空中。
杖锡:禅杖和锡杖,僧人的法器。
飞:降临。
师瘦:师父消瘦。
无本句:没有现成的诗句。
吾穷:我贫穷。
大颠衣:大颠和尚的衣物,指僧人的袍服。
此行:这次行程。
不枉:不虚此行。
观:观赏。
南海:泛指南方的海,可能指佛教圣地。
探得:探寻到。
珊瑚:珍贵的海洋生物,象征财富。
满载归:满载而归。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赠天台通上人》,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老倦逢迎揖客稀,"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对世事的疲惫以及对于那些难得一见的朋友或知音的珍视。"上人乃肯顾柴扉"则表达了一种敬仰之情,只有在尊崇的人面前才愿意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
"愧无林下茶瓜待,忽有空中杖锡飞。"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自谦和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师瘦能吟无本句,吾穷难赠大颠衣" 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困顿以及物质上的匮乏。
最后两句 "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 描述了诗人这次旅行并非徒劳,因为他在精神上获得了丰厚的收获,如同探寻到了珍贵的珊瑚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灵之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滁阳别诸友
滁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滁州。
相思若潮水,来往何时休。空相思,亦何益。
欲慰相思情,不如崇令德。
掘地见泉水,随处无弗得。
何必驱驰为,千里远相即。
君不见尧羹与舜墙,又不见孔与蹠,对面不相识。
逆旅主人多慇勤,出门转盼成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