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赤地(chì dì)的意思:指没有任何遮掩或保护的地面,形容非常贫瘠或毫无遮蔽的情况。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佛国(fó guó)的意思:指佛教所在的国度,也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境地或人间仙境。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红云(hóng yún)的意思:红云是指红色的云彩,比喻事物兴盛的景象或美好的前景。
华灯(huá dēng)的意思:指繁华热闹的灯火辉煌之景象,也用来形容盛大的场面或热闹的气氛。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街鼓(jiē gǔ)的意思:形容喧嚣、热闹的场面。
铃阁(líng gé)的意思:指宫殿内的钟声和阁楼的鸣钟声。
门谢(mén xiè)的意思:指拜访时因主人不在家而门外谢绝进入。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田更(tián gēng)的意思:田地更换,指耕作、种植或管理农田。
谢客(xi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送别客人。
冶游(yě yóu)的意思:指人放荡不羁、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 注释
- 街鼓鼕鼕:形容鼓声震耳。
霜月:下霜的月亮,寒冷明亮。
冶游:游玩、游乐。
衡门:简陋的门。
铃阁:有铃铛装饰的阁楼,可能指官署或官员居所。
忧民:关心民众疾苦。
赤地:战乱后的荒芜土地。
佛国: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仙寰:仙境。
华灯:华丽的灯笼。
霏微雨:细小的雨点。
- 翻译
- 街上的鼓声咚咚作响,霜月显得格外寒冷,繁华街道两旁人群拥挤如山峦。
简陋的门扉前主人谢绝访客,独自吟唱着走过,心中忧虑着百姓疾苦,一切皆关乎民生。
曾经的战火之地如今只剩下一片宁静,仿佛变成了佛国净土,遥望红云缭绕之处,仿佛与仙境相隔天涯。
华灯在微雨中闪烁,此时最适合在田间劳作,或是去湖边垂钓,享受片刻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城市景象,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街鼓鼕鼕霜月寒”一句,以冷寂的街道作为背景,街头传来鼓声,伴随着寒冷的月光,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紧接着,“冶游夹道拥如山”则描绘了夜晚游子们聚集在道路两旁,如同堆积的山一般,反映出当时社会问题严重,失业者众多。
“衡门谢客孤吟过”一句,诗人通过“衡门”的设定,将自己的居所描绘得既幽深又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孤吟”则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与哀伤,他在感叹着客人们的离去,同时也在思索着人生的无常。
“铃阁忧民一念关”中,“铃阁”指的是官府之所,诗人通过这一设定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切。诗人的心如同被紧锁的关隘,无法解脱,这种忧虑深植于他的内心。
“变赤地馀成佛国”则是一种理想化的描绘,“赤地”指的是尘世,而“佛国”则是清净之所。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净土的向往。
最后,“望红云处隔仙寰”一句,诗人仰望着远方的红云,那里似乎有超脱尘世的仙境,但却被无形的界限所隔绝。这是诗人内心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城市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客有诵唐诗者又有诵江西诗者因再用斜川九日韵
泛观今人诗,机巧由心生。
镂冰与铸木,未免求虚名。
岂知制作妙,浑然同水清。
尘埃数张纸,亦足传佳声。
群趋不知守,辛勤到莫龄。
奈何口耳间,一见意已倾。
投身入诗社,被褐生光荣。
党同伐异说,初非出本情。
我愿剖藩篱,学力随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