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龙四年春祠海》
《景龙四年春祠海》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古风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

鸡鸣日出,鹭下惊涛鹜。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

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

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

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

安期何在方丈蔑寻路。

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

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

抚中良自慨,弱龄恩遇

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

虽叹出关远,始知临海趣。

赏来空自多,理胜孰能喻。

留楫竟何待徙倚忽云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ǐnglóngniánchūnhǎi
táng / sòngzhīwèn

shìchūnmíngxiāozhāiméng
míngjiànchūxiàjīngtāo

kuòhuāngjìntiānhuíbǎichuānshù
yánduānjiēkōngwàiwéifēn

nuǎnxiàngláizhōuyóuhuìmíng
zhìshēngfěixuánxiǎngyīnlíng

dedeqínyúnyúndǎojiānshù
ānjīnzàifāngzhàngmièxún

xiānshìshìmíngsōu
míngbèiqúnshānlǎobiànchù

zhōngliángkǎiruòlíngtiǎnēn
sānwénshǐlínliǎngbàishénxiānshǔ

suītànchūguānyuǎnshǐzhīlínhǎi
shǎngláikōngduōshèngshúnéng

liújìngdàiyú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期(ān qī)的意思:安排时间;规定时间

八荒(bā huāng)的意思:指遍及八方的荒凉之地,形容非常偏远、边远的地方。

百川(bǎi chuān)的意思:指众多的河流汇聚成大河,比喻众多的事物汇集在一起。

背群(bèi qún)的意思:指背离集体、违背众人的行为。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春溟(chūn míng)的意思:春天的雨水。

的的(de dí)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确切。

端接(duān jiē)的意思:指把握机会、及时接受或处理事物。

恩遇(ēn yù)的意思:指受到他人的恩惠和待遇。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何待(hé dài)的意思:表示不必再等待或迟疑,应立即行动。

晦明(huì míng)的意思:指黑暗与明亮相互交替,形容事物的变化不定。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惊涛(jīng tā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浪潮或势不可挡的力量。

空自(kōng zì)的意思:空自指的是没有依靠他人或外力,自觉自愿地空下来,不进行任何活动。

空曲(kōng qǔ)的意思:指空洞无物、毫无内容或意义的曲调或言论。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灵煦(líng xù)的意思:指阳光明媚,气候宜人。

冥搜(míng sōu)的意思:冥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形容没有线索或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搜寻。

暖气(nuǎn qì)的意思:暖气是指提供温暖和舒适的环境或条件。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弱龄(ruò líng)的意思:指年纪尚幼,体弱而无力。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四明(sì míng)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见识广博。

天回(tiān huí)的意思:指天地交替,昼夜循环的自然现象。

文史(wén shǐ)的意思:指文化和历史领域的知识和学问。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仙署(xiān shǔ)的意思:指高深莫测的官署或机构。

周游(zhōu yóu)的意思:周游指的是四处旅行,到处游历。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神仙署(shén xiān shǔ)的意思:指官僚机构的办公地点或官署的职员,也指官僚主义。

注释
肃事:恭敬地进行祭祀之事。
祠春溟:在春天的海边举行祭祀。
宵斋:夜晚的斋戒。
蒙虑:心灵上的蒙蔽或忧虑。
鸡鸣:公鸡打鸣,指清晨时刻。
鹭下:白鹭降落。
涛鹜:波涛中的野鸭。
地阔:大地广阔。
八荒: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
天回:天空回转,形容宇宙的广阔无垠。
百川澍:众多河流滋润大地。
筵端:宴席的一端,比喻宴会的边缘。
空曲:天空的弯曲处,形容极高远。
雰雾:云雾。
暖气:温暖的气息,春天的感觉。
物象:自然界的景物。
周游:循环往复。
晦明互:光明与黑暗交替。
致牲:献上祭品。
匪玄享:不是为了神秘的享受。
禋涤:祭祀清洁仪式。
灵煦:神灵的恩泽。
的的:清晰、明亮的样子。
波际禽:水边的鸟儿。
沄沄:水流连绵不绝的样子。
岛间树:岛屿间的树木。
安期: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方丈: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蔑寻路:没有路径可寻。
仙事:仙人的事情。
世隔:与世俗相隔离。
冥搜:深沉的探索或寻找。
四明:四明山,地名。
背群山:位于群山之后。
遗老:年老的隐士或前朝遗民。
莫辨处:无法辨认的地方。
抚中:抚摸胸口,表示思考或感慨。
良自慨:确实自我感慨。
弱龄:年轻的时候。
忝恩遇:谦辞,表示有幸受到恩惠和机遇。
三入:多次进入。
文史林:文学和历史的领域。
两拜:两次担任。
神仙署:比喻高雅的官职或仙境。
出关远:离开京城或重要地区很远。
临海趣:靠近海边的乐趣。
赏来:所欣赏的。
空自多:虽然很多但只有自己知道。
理胜:道理深刻。
孰能喻:谁能理解。
留楫:留住船桨,比喻停留不前。
竟何待:到底在等待什么。
徙倚:徘徊不定。
云暮:云起黄昏,指时间流逝。
翻译
清晨虔诚祭海春,夜斋沐浴净心尘。
鸡鸣破晓日初升,白鹭惊飞涛中鹜。
大地辽阔四极近,苍穹回转江河润。
宴席延伸至天边,目之所及皆云雾。
暖意融融万物醒,光影交错昼夜轮。
献祭非为暗中享,洁祀祈求神灵恩。
水波之畔鸟儿清,岛屿之间树影森。
安期子今在何处,方丈仙山无处寻。
仙凡之事隔云端,冥思苦索亦成空。
四明山独立群峰,古老人迹难觅踪。
抚胸自叹心感慨,年少时幸蒙恩泽。
三度涉足文史界,两次晋身仙府职。
虽遗憾离京遥远,却领悟海滨之美。
此乐只自知众多,道理深刻谁人解。
舟楫停留为何故,徘徊忽觉日已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天到海边的一个神祇前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他对自然美景的赏析。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表明了诗人在清晨准备祭祀之事,心中充满敬畏之情。接着"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则是描写早晨的景象,鸡鸣声中带来新的一天,而鹭鸟因为水面上的涟漪而惊起。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诗人通过这两句强调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以及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联系。紧接着"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雾雾"则是对祭祀现场的描写,诗人的视线中只有远处的山峦和弥漫的薄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一句中,"暖气"可能指春天的温暖,而"物象"则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春日暖意和光影变化的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描述的是祭祀活动本身以及自然界的声音和动静之美。

随后诗人提及了自己的处境与内心世界:"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这里"安期"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刻或状态,而"方丈"则是对自己身份的隐喻。诗人通过这几句表达了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自己与世俗隔绝、追寻仙境的渴望。

最后,诗人写道:"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抚中良自慨,弱龄忝恩遇"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得以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感激之情。而"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则可能是在提及诗人对于学习与探求知识的热衷,以及他对于神秘领域的尊崇。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新正御园即目四首·其三

开韶池馆恰清佳,火树星桥依例排。

讵是无端寻宴赏,千春燕喜奉思斋。

(0)

南苑赐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观烟火灯词·其二

灯火城南六十春,重观因赉远来人。

村民遥近扶携至,不禁金吾例可循。

(0)

九月朔日作

策马凌晨了不凉,缜纷叠巘错青黄。

望中九日节将到,塞上今年暖异常。

漫学鹿虞嫌候舛,欣同菜圃庆秋长。

待围每选嘉阴坐,揽景从容有句偿。

(0)

雨中泛舟自讨源书屋归御园·其二

永宁寺前净植花,拂舟芳润锦云霞。

水中卉且资灵雨,况是原禾与亩麻。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二十三咨访相材

枚卜问李克,克曰观所进。

商贤端不肖,成因佩相印。

课臣在尚贤,国治天助顺。

(0)

题养正图六十首·其六桐叶封虞

桐圭命择日,史佚箴戏言。

尽美未尽善,宗元有谠论。

所嘉在从谏,其事可两存。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