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武昌邑,尚传吴主城。
想当禋郊时,志勇扫搀抢。
霸图(bà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势力占据权力,掌握大权,统治一方。
八极(bā jí)的意思:指极端、极其。
北面(běi miàn)的意思:指方向向北,也可用来形容位置相对较高或地位相对较尊贵。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禅让(shàn ràng)的意思:指君主自愿退位,让位给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人。
搀抢(chān qiǎng)的意思:指争夺、抢夺。
常时(cháng shí)的意思:常常、经常的时间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地厌(dì yàn)的意思:指地下的人或地底下的东西对人类有厌恶或敌意。
鼎峙(dǐng zhì)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力量、地位、势力相互对立、平衡,互不相让。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燔柴(fán chái)的意思:指烧柴热火、炽热的火焰。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冠弁(guān b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具有出众的才华或能力,成为该领域的顶尖人物。
光烂(guāng làn)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丽,光芒四射。
汉室(hàn shì)的意思:指中国的皇帝和皇室。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后嗣(hòu s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特指儿子。
火符(huǒ fú)的意思:指具有神奇力量的符咒或符箓。
基址(jī zhǐ)的意思:基址是指建筑物的基础,也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或根本依据。
径行(jìng xíng)的意思:径直行走或行动,不经过他人同意或批准。
两京(liǎng jīng)的意思:两京是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历史上的重要都城。
农耕(nóng gēng)的意思:指辛勤努力地工作或耕种,比喻付出辛勤的努力去追求事业或目标。
披榛(pī zhēn)的意思:披榛指的是穿过丛林或荆棘,形容人勇敢地冲破困难或障碍。
旗旌(qí jīng)的意思:旗帜和旌旗,指大旗和小旗。多用来形容气势盛大、威风凛凛的场面。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群雄(qún xióng)的意思:指众多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让名(ràng míng)的意思:指让出名次或地位,让步给他人。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神器(shén qì)的意思:指具有超凡能力或特殊功能的物品或技能。
石脚(shí jiǎo)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基础或基石。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涕泗(tì sì)的意思:形容流泪如雨,泪水横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吴蜀(wú shǔ)的意思:吴蜀是指吴国和蜀国,用来比喻两个势力相互争斗或竞争。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雄起(xióng qǐ)的意思:振奋精神,勇往直前,展现男子汉的气概。
血腥(xuè xīng)的意思:形容残酷、凶险、暴力的情景或事物。
掩卷(yǎn juàn)的意思:掩盖真相或隐藏事实
宴喜(yàn xǐ)的意思:指宴会上的欢乐和喜悦。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疑兵(yí bīng)的意思:指对敌人的军情、军力等产生怀疑,没有确切的情报,不能确定对方的真正实力。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玉牒(yù dié)的意思:指古代官员任命或奖赏时所用的牌匾,比喻官职、荣誉等。
圆坛(yuán tán)的意思:指宴会或会议的场所,也指团体或机构。
战争(zhàn zhēng)的意思:战斗中无人能够战胜。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舟楫(zhōu jí)的意思:指船和桨,比喻同舟共济、共同努力。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这首诗《樊山》由宋代诗人郭祥正创作,描绘了历史上的烽烟四起、英雄辈出的时代背景,以及三国鼎立的风云变幻。开篇即以“汉室火符熄”点明历史转折,暗示东汉末年政权更迭的动荡局势。接着,“群雄起纵横”、“两京荡为墟”、“万里无农耕”等句,生动描绘了乱世中城市被毁、农田荒芜的惨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
曹操“劫神器,欲窃禅让名”,吴蜀两国则“耻北面”,各自为政,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杀人如鲙鱼,天地厌血腥”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灵涂炭的深切同情。诗人通过“长江吞八极,圆坛窥杳冥”等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的交融,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深思。
“想当禋郊时,志勇扫搀抢”、“燔柴封玉牒,冠弁罗公卿”等句,描绘了古代帝王祭祀、封禅的宏大场面,体现了对权力与仪式的重视。然而,“宁知后嗣弱,壮业竟无成”揭示了历史人物虽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可能无法实现理想,留下遗憾。
最后,“空馀旧基址,千载未攲倾”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即使时间流逝,这些见证历史的痕迹依然屹立不倒。诗人“常时屡掩卷,每读涕泗盈”,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深深感怀。在“霸图何所见,芳草与云平”中,诗人反思历史中的霸业与荣光,似乎在说,这一切都已随风而去,只剩下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晚浪淙石脚,犹疑兵甲声”以晚浪的声音,仿佛还在回响着历史的战鼓,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的教训。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好士如好山,不容置几席。
好诗如好士,每见辄增益。
皖中山远人士稀,爱咏清辞长面壁。
余生才名二十年,江关处处吟飘泊。
萧条秋气远归来,落枫未尽还为客。
挟册栖迟不疗贫,青山重过句仍新。
往凭黄鹄山头望,江汉风流今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