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背指(bèi zhǐ)的意思:指责、谴责、批评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村寺(cūn sì)的意思:指偏僻的地方,比喻条件艰苦、环境贫瘠的地方。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野路(yě lù)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整或规划的路,也比喻没有经过教育或训练的人。
指说(zhǐ shuō)的意思:以手势或眼神等方式表示意思,而不用口头表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山的一次游历,从红光寺到延寿寺的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沿途寺庙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泉声出谷静”,以泉水的潺潺声衬托山谷的宁静,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野路擘山开”描绘了道路穿越山峦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人类开拓精神的结合。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两句,通过“红光”与“青嶂”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景,也隐含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替。诗人似乎在思考过去与未来的联系,以及生命旅程中的变化。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则将视线转向了雨后的松林,秋苔覆盖的方丈(可能是指庙宇或特定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暗示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痕迹。
最后,“指说前村寺,当时證果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寺庙的回忆,以及对“證果”这一佛教概念的思考。“證果”通常指修行者达到佛果的过程,这里或许寓含着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修行与觉悟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神仙篇
浮生厌危促,名岳共招携。
云轩游紫府,风驷上丹梯。
时见辽东鹤,屡听淮南鸡。
玉英持作宝,琼实采成蹊。
飞策扬轻电,悬旌耀彩霓。
瑞银光似烛,灵石髓如泥。
寥廓鸾山右,超越凤洲西。
一丸应五色,持此救人迷。
赋得有所思
佳期竟不归,春日坐芳菲。
拂匣看离扇,开箱见别衣。
井梧生未合,宫槐卷复稀。
不及衔泥燕,从来相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