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證果寺》
《游西山自红光寺至延寿寺地弘旷松柘为多过嘉僖寺特荒略存其名折而北曰證果寺》全文
明 / 陆启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泉声出谷静,野路擘山开。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

指说村寺当时證果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背指(bèi zhǐ)的意思:指责、谴责、批评

出谷(chū gǔ)的意思:出谷是指离开家乡或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去闯荡、历险。

村寺(cūn sì)的意思:指偏僻的地方,比喻条件艰苦、环境贫瘠的地方。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野路(yě lù)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整或规划的路,也比喻没有经过教育或训练的人。

指说(zhǐ shuō)的意思:以手势或眼神等方式表示意思,而不用口头表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山的一次游历,从红光寺到延寿寺的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沿途寺庙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泉声出谷静”,以泉水的潺潺声衬托山谷的宁静,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野路擘山开”描绘了道路穿越山峦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人类开拓精神的结合。

“背指红光在,身移青嶂来”两句,通过“红光”与“青嶂”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景,也隐含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替。诗人似乎在思考过去与未来的联系,以及生命旅程中的变化。

“乱松摇暮雨,方丈足秋苔”则将视线转向了雨后的松林,秋苔覆盖的方丈(可能是指庙宇或特定地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暗示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痕迹。

最后,“指说前村寺,当时證果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寺庙的回忆,以及对“證果”这一佛教概念的思考。“證果”通常指修行者达到佛果的过程,这里或许寓含着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修行与觉悟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陆启浤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阴山

阴山天下险,鸟道上棱层。

抱石千年树,悬崖万丈冰。

悲歌愁倚剑,侧步怯扶绳。

更觉长安远,朝光午未升。

(0)

坐中呈宁极

归马系庭柏,张灯开酒樽。

留连遥夜饮,款曲故人言。

清笑非无适,长歌未觉喧。

它时相望意,雪屋倚云根。

(0)

闵农

仍岁农畴失夏秋,方春尤窘奈饥流。

人无粒食何堪命,天作阴寒亦似愁。

煮叶不遑为木酪,翳桑惟日徯囊糇。

几时膏泽充民望,待看来年十倍收。

(0)

神仙篇

浮生厌危促,名岳共招携。

云轩游紫府,风驷上丹梯。

时见辽东鹤,屡听淮南鸡。

玉英持作宝,琼实采成蹊。

飞策扬轻电,悬旌耀彩霓。

瑞银光似烛,灵石髓如泥。

寥廓鸾山右,超越凤洲西。

一丸应五色,持此救人迷。

(0)

赋得有所思

佳期竟不归,春日坐芳菲。

拂匣看离扇,开箱见别衣。

井梧生未合,宫槐卷复稀。

不及衔泥燕,从来相逐飞。

(0)

敬酬柳仆射征怨诗

清歌自言妍,雅舞空仙仙。

耳中解明月,头上落金钿。

雀飞且近远,暮入绮窗前。

鱼戏虽南北,终还荷叶边。

惟见君行久,新年非故年。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