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郭嵩焘联》全文
- 鉴赏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见长。上联“有道衣冠,汾阳福寿”中,“有道”点明了郭嵩焘的道德品质与治国之道,“衣冠”则象征其作为士大夫的身份与风范。“汾阳福寿”则是借用了历史上的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典故,暗喻郭嵩焘如同古代名将一般,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的贡献,更有着福泽后代、长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下联“龙门著述,岛服经纶”中,“龙门”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文人学士的才华横溢,此处指郭嵩焘的著作如同龙门之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智慧与学问。“岛服”则可能是指郭嵩焘的服饰,这里巧妙地与“岛”字结合,既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庄重,也暗示了他如海岛般深邃的思想和学问。“经纶”一词,则直接表达了郭嵩焘治理国家、管理政务的才能与成就。
整体来看,这副挽联通过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的比喻,高度赞扬了郭嵩焘在道德、学问、政绩等方面的杰出贡献,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峡桥
生平有志在山水,得绂此邦非偶尔。
行行白鹿书院来,小舆竹径松阴里。
轻雷急鼓山前闻,飞梁截截水下喷。
有如蛟龙捲沧海,怒气直欲山前吞。
劝客倚栏同把盏,低头千夫眩双眼。
自非建始决金堤,端是晋阳彻三板。
手摩题石苔藓斑,驻看未饱不忍还。
谁能挽之出庐山,一洗尘俗清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