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呈身(chéng shēn)的意思:呈现出来的形象或姿态。
当前(dāng qián)的意思:指目前所处的时期或状态。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衡石(héng shí)的意思:衡石是指用来称赞一个人或事物在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坚定不移、稳定可靠。
焦桐(jiāo tó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焦虑,心神不定。
考槃(kǎo pán)的意思: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奋发,不断探索、思考,力求取得进步。
灵珠(líng zhū)的意思:指智慧、才能或者珍贵的东西。
抡才(lún cái)的意思:指运用才能、智慧或技能。
明诏(míng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明确而明确地宣布了政策或决定。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下笔(xià bǐ)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动笔的动作,也用来形容写作或绘画的开始。
晓天(xiǎo tiān)的意思:明白天理,了解天道。
一问(yī wèn)的意思:一次询问或提问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马宗玉教授考取进士归来的祝贺与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美之情。
首联“清世谁人怨考槃,喜闻明诏竞弹冠”,开篇即以“考槃”这一古代文人隐居自乐的典故,反衬出马宗玉教授在明诏之下积极进取的形象,表达了对他在仕途上的期待与喜悦。
颔联“文章得路呈身易,衡石当前下笔难”,巧妙地将“文章得路”与“衡石当前下笔”相对比,前者言其才华易于施展,后者则暗示创作过程中的艰难,通过对比凸显了马宗玉教授在文学道路上的卓越成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尽拔灵珠沧海暗,独横长剑晓天寒”,运用“灵珠”与“长剑”的意象,分别象征着才华与勇气,形象地描绘了马宗玉教授在文学海洋中脱颖而出,面对困难时依然勇往直前的气概。
尾联“知君故是抡才手,拟抱焦桐一问看”,表达了对马宗玉教授作为选拔人才者的敬佩,并暗示希望与他进一步交流探讨学问之意,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宗玉教授个人经历与品质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其才华与成就的赞誉,也流露出对知识与智慧的崇尚之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学术精神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按山西通志程婴公孙杵臼皆晋人其墓在忻州夷考其行真古义士也三复景仰偶成此诗
义烈长垂汗简光,遗编三复仰馀芳。
捐躯易矣争先死,存赵难兮忍后亡。
豫让一生徒慷慨,荆轲千载足凄凉。
他时骑马经遗墓,定把椒浆奠一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