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刻 李 贞 伯 篆 书 海 月 庵 扁 明 /吴 宽 篆 法 久 欲 绝 ,李 公 得 真 传 。近 时 乡 先 辈 ,仿 佛 如 滕 权 。昔 为 我 题 扁 ,握 笔 指 腕 悬 。顾 盼 张 髯 须 ,起 立 竦 背 肩 。俯 仰 为 陈 迹 ,屈 指 十 五 年 。破 屋 垂 雨 溜 ,庳 墙 上 蜗 涎 。三 字 被 侵 蚀 ,黑 騕 犹 高 县 。海 月 夜 照 之 ,墨 光 却 新 鲜 。正 如 公 性 气 ,精 悍 老 犹 然 。见 物 不 见 人 ,吴 山 隔 重 泉 。惜 哉 不 可 作 ,手 迹 忍 弃 捐 。寿 以 西 川 木 ,良 工 善 雕 镌 。庶 几 如 坐 对 ,仰 面 在 屋 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雕镌(diāo juān)的意思:用雕刻的方式刻画或刻印,形容精心雕琢或精心刻画。
仿佛(fǎng fú)的意思:像,似乎,好像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顾盼(gù pàn)的意思:顾盼指眼神转动,表现出关注、期待或注视的意思。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近时(jìn shí)的意思:近代;最近的时代
精悍(jīng h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精明强悍,意志坚定,能力强大。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良工(liáng gō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出色的人。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起立(qǐ lì)的意思:站起来,表示起身行礼或行动。
弃捐(qì juān)的意思:放弃、抛弃、不再珍惜
侵蚀(qīn shí)的意思:指不断侵害、腐蚀、削弱等,使其逐渐受到损害。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髯须(rán xū)的意思:指长而浓密的胡须。
三字(sān zì)的意思:指三个字的词语或短语
手迹(shǒu jì)的意思:手写的字迹。
庶几(shù jī)的意思:表示希望或期望某种情况或结果能够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这种情况或结果可能并不容易实现。
题扁(tí biǎn)的意思:指对别人的事情进行批评或指责,表达不满或不赞同。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蜗涎(wō xián)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嘴唇上的唾液。比喻言辞软弱无力,不能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主张。
吴山(wú shān)的意思:指无法逾越的障碍或困难。
先辈(xiān bèi)的意思:指在年龄、地位、学问等方面比自己高的人。
新鲜(xīn xiān)的意思:指事物刚刚出现或经历过变化,给人以新奇、清新的感觉。
性气(xì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和气质。
仰面(yǎng miàn)的意思:仰面指的是人仰卧并且面朝上的姿势。在成语中,仰面表示某人或某物被打败或被击倒。
夜照(yè zhào)的意思:指在黑暗中照亮道路,引申为在困难时期给人以帮助或启示。
犹然(yóu rán)的意思:仍然、依旧
欲绝(yù jué)的意思:非常想要,极度渴望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真传(zhēn chuán)的意思:真传指真正的传承,真实的传授。
重泉(zhòng quán)的意思:指重要的泉水,比喻重要的人或事物。
篆法(zhuàn fǎ)的意思:篆法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书写技法,也可指代书法家运用篆刻技法创作的作品。
见物不见人(jiàn wù bù 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不露面,只见物品,形容人远离事物,不参与其中。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刻李贞伯篆书海月庵扁》诗,通过对李贞伯篆书艺术的描绘,展现了其书法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首句“篆法久欲绝”表达了篆书技艺的久远传承中似乎已接近失传,而李公却能独得真传,显示出其非凡的艺术才华。接下来通过“仿佛如滕权”比喻李公的书法风格独特,如同古代名家滕权。
诗人回忆起李公为他题写扁额的情景,细致描绘了李公写字时的专注与风采,如“握笔指腕悬”、“顾盼张髯须”等动作,生动再现了书法创作时的神态。时间流逝,“俯仰为陈迹”,十五年过去,扁额上的字迹虽经风雨侵蚀,但“黑騕犹高县”,海月夜照下,墨色依然鲜明,象征着李公的精神风貌。
诗中“见物不见人,吴山隔重泉”表达了对李公人品与书法的怀念,虽然人已不在,但其作品如同跨越时空,令人敬仰。最后,诗人感叹扁额的珍贵,希望将其保存下来,甚至请匠人用西川上好的木材复制,以便长久保存,仿佛能让人“如坐对”其人,仰望其书法于屋椽之上。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描绘,既赞美了李贞伯的篆书技艺,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逝去人才的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隆兴甲申仲冬回自郡城宿龙泉寺遇雪
乘兴登山寺,匆匆未暇归。
偶逢天色变,忽见雪花飞。
佛屋浑迷瓦,僧房半掩扉。
坐看青嶂老,一笑透禅机。
哭沈叔晦墓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百年知己泪,洒泪欲何言。
越问·其九越纸
繄剡藤之为纸兮,品居上者有三。
盖筱簜之变化兮,非藤楮之可参。
在晋而名侧理兮,储郡库以九万。
曰姚黄今最显兮,蒙诗翁之赏谈。
加越石以万杵兮,光色透于金版。
近不数夫杭由兮,远孰称夫池茧。
半山爱其短样兮,东坡耆夫竹展。
薛君封以千户兮,元章用司笔砚。
数其德有五兮,以缜滑而为首。
发墨养笔锋兮,性不蠹而耐久。
惜昌黎之未见兮,姓先生而为楮。
使元舆之及知兮,又何悲剡藤之有。
客曰美哉越纸兮,有大造于斯文。
然世方好纸而玉兮,又乌知乎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