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樵(cǎi qiáo)的意思:指采集柴火。比喻劳动艰苦,生活艰辛。
尘嚣(chén xiāo)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的喧嚣声,形容喧嚣不安的场面或环境。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丁丁(dīng d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高歌(gāo gē)的意思:高歌指的是欢快地高声歌唱,形容心情愉悦,豪情满怀。
贵骨(guì gǔ)的意思:形容人品高尚,品质优良。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将带(jiāng dài)的意思:指人们的想法或行动受到了别人的影响,随着别人的意愿或安排行事。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仙标(xiān biā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美好、出众,超凡脱俗。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轧轧(yà yà)的意思:形容车辆行驶时的声音。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 翻译
- 因为不愿让自己的行踪混入世俗的喧嚣,他手持腰斧,高声歌唱着去砍柴。
他想效仿买臣,即使出身贫贱也不失骨气,但又觉得不如王质那样拥有超凡的气质。
在空旷的山林中,传来叮叮咚咚的伐木声,肩扛柴薪走在弯曲的小路上。
无论雪天霜夜还是月光皎洁,他都任由自然,只管用带着树叶的柴火来生炉取暖。
- 注释
- 踪迹:行踪。
尘嚣:世俗的喧嚣。
买臣:西汉时期的贫穷读书人朱买臣,后成为官员。
贵骨:高贵的骨气。
王质:传说中的仙人,曾入山遇仙,斧柄烂而归,已过千年。
仙标:超凡的气质。
丁丁:伐木声。
轧轧:搬运柴薪的声音。
雪天霜月:寒冷的天气。
带叶地炉:带着树叶的柴火用来生炉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学樵》。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隐逸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超脱世俗的向往。
“因嫌踪迹混尘嚣,腰斧高歌去采樵。” 开篇即表现出诗人对于尘世的厌倦,以及想要摆脱这种环境、追求自然生活的心情。"踪迹混尘嚣"指的是在俗世中的行踪被尘俗所蒙蔽,"腰斧高歌去采樵"则表明了诗人决心离开,带着斧头去山林中采集柴火,以此作为隐逸生活的开始。
“欲效买臣无贵骨,何如王质有仙标。” 这两句借古代隐士买臣和王质之名,表达出诗人对他们高洁品格的赞美与向往。"无贵骨"指的是买臣不图富贵,只求清贫自守;而"有仙标"则是说王质拥有超脱尘世、如同仙人的气质。
“丁丁伐木空山外,轧轧肩薪小径遥。”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在山林中采樵的景象。"丁丁伐木"和"轧轧肩薪"都是拟声词,生动地表现出斧头砍伐树木和携带柴火时的声音,使读者仿佛能听见诗人劳作的声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一任雪天霜月夜,且将带叶地炉烧。” 这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享受。"一任雪天霜月夜"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宁静的夜晚,而"且将带叶地炉烧"表明诗人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找到温暖和安适,通过燃烧带有树叶的地炉来取暖,这种方式不仅节省能源,还保持了一份对自然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情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种选择中所体验到的宁静与自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如意院井诗二首·其一
太平兴国古佛刹,小院得名如意轮。
何人默识原地脉,凿井正会甘泉津。
阔容三尺白银瓮,深可二丈青丝缗。
夏凉未觉冰雪冷,味美不啻醍醐珍。
寺僧知爱不忍惜,汲引无间都城人。
鸣钟声歇更漏促,天鸡初报扶桑晨。
侧肩接足负担者,排闼争凑苍苔唇。
丝瓶上下掉孔急,语笑嘈杂春雷振。
永日迢迢既云暮,健夫噏噏皆嚬呻。
万人已喜用周给,一泓依旧清奫沦。
春日杂兴十五首·其四
韶光入南园,芳树啭珍禽。
弄月晓烟际,吟风夕阳林。
间关调巧言,玲珑韵鸣琴。
密传青帝意,说尽阳和心。
采之芳林幽,置之华堂深。
愿言几席间,时听林中音。
朝餐屑昆玉,彫笼饰南金。
引盼结绮疏,弄影高梧阴。
三旬春欲暮,写此如簧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