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福(bǎi fú)的意思:指幸福、吉祥、好运连连。
悲愿(bēi yuàn)的意思:悲愿是指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愿望,形容人心情沉重、愿望难以实现。
成办(chéng bàn)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番努力、经营后取得成功。
磁石(cí shí)的意思:指具有吸引力的人或事物。
慈母(cí mǔ)的意思:慈母是一个表示母亲慈爱、关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成语。
摧灭(cuī miè)的意思:彻底毁灭,完全消灭
二应(èr yīng)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要求的回应或应对。
甘露(gān lù)的意思:甘露指甜美的雨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和恩泽。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金光(jīn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明亮的光芒,常用来形容光线明亮、闪耀。
净心(jìng xīn)的意思:指心灵纯净,没有杂念和私心。
露门(lù mén)的意思:指暴露秘密或隐私。
母子(mǔ zǐ)的意思:指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然如(rán rú)的意思:表示事物的自然状态或情况如同所描述的一样。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刹尘(shā chén)的意思:停止行动,使之安静下来。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四种(sì zhǒng)的意思:四种指的是四种不同的东西或者情况。
威光(wēi guā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无畏(wú wèi)的意思: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无碍(wú ài)的意思:没有障碍,没有阻碍。
现形(xiàn xíng)的意思:指事物显露出真实、本质的形态或面貌。
象牙(xiàng yá)的意思:指象牙制品,也可指珍贵的财物。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心识(xīn shí)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意识、思想认知等。
心精(xīn jīng)的意思:指心思精细、思虑周密。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一成(yī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只有一部分成就或进展,表示事物不完整或不完善。
应身(yìng shēn)的意思: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角色。
鱼师(yú shī)的意思:指能够捕鱼的人,比喻具备某种特殊技能或才能的人。
愿海(yuàn hǎi)的意思:指愿望广阔无边,如海一样深远。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月面(yuè miàn)的意思:指月亮的表面。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外表或表面。
止水(zhǐ shuǐ)的意思:止水指停止水流,比喻使局势稳定,不再发展或扩大。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诸众(zhū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
紫金(zǐ jīn)的意思:紫色和金色,形容非常珍贵和宝贵的东西。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甘露门(gān lù mén)的意思:指父母的门户,比喻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一切众生(yī qiè 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或者众多的生命。
- 鉴赏
这首诗以佛教的视角,赞美了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与无尽智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描绘了观音菩萨对众生的深切关怀与无条件的慈悲。从“稽首净智甘露门”到“一切众生见者闻”,诗人通过一系列的颂扬,展现了观音菩萨在不同情境下显现的多种形象(三十二应身),以及其给予众生的种种保护与力量(十四种无畏力)。
“愿赐威光加被我,摧灭一切夙障山”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清除内心的障碍,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解脱。“令我一切刹尘中,见此百福如月面”则描绘了在观音菩萨的加持下,诗人能够洞察到宇宙万物中的百般福祉,如同月亮映照在平静的水面。
“菩萨常念诸众生,譬如慈母忆怜子”将观音菩萨对众生的关爱比作慈母对子女的思念,强调了这种爱的普遍性和无私性。“子若昼夜常念母,母子百劫必相见”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爱的循环与连接,无论时空如何变化,爱的纽带始终存在。
最后,“妙哉三十二应身,一十四种无畏力。愿于一念净心现,譬如秋月现止水”总结了观音菩萨的非凡能力与慈悲之心,并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纯净的心灵状态下,直接体验到观音菩萨的显现,如同秋夜的明月映照在静止的湖面上,清晰而纯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观音菩萨作为救世主的崇高形象,以及其对众生无尽的关怀与保护,体现了佛教中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核心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任元受除夕
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时返荜门。
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
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
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