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酌清泠泉,为尔沃炎燥。
岩间涌宝塔,兹事谁为造。
琢削宁须班,挽拽谁困奡。
柏操(bǎi c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宏大,有远大抱负。
宝塔(bǎo tǎ)的意思:宝塔是指古代寺庙或宫殿中的高塔,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博大的智慧。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尘滓(chén zǐ)的意思:指尘土和杂质,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东西或人。
法岸(fǎ àn)的意思:指法律的边界或法律的约束。比喻行为受到法律的限制,不得越过法律的界限。
覆帱(fù dào)的意思:覆盖的帱子。比喻隐藏的事情暴露出来。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衡岳(héng yuè)的意思:指衡量权衡,比喻评价事物或人的好坏。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寄傲(jì ào)的意思:将个人的傲气、自信寄托于某种事物或境遇之中。
嘉号(jiā hào)的意思:指美好的消息或好兆头。
简师(jiǎn shī)的意思:指能够简单明了地解释复杂问题的老师或学者。
巾帽(jīn mào)的意思:指官职、身份、地位等。
开心(kāi xīn)的意思:心情愉快,快乐欢喜。
阃奥(kǔn ào)的意思:阃奥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难以理解或难以探究的深奥之处。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迷途(mí tú)的意思:迷失道路,走错方向。
难诘(nán jié)的意思:难以诘问、难以理解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勤劝(qín quàn)的意思:勤劝指劝勉他人要勤奋努力,不懈怠。
劝导(quàn dǎo)的意思:劝导指引导、开导他人,使其改正错误或做出正确的选择。
善否(shàn fǒu)的意思:善否指的是善良的行为和恶劣的行为的对比,表示善恶的判断。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守臣(shǒu chén)的意思:指忠诚守节的臣子,也泛指忠心耿耿的人。
霜柏(shuāng bǎ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强、坚韧不拔。
贪暴(tān bào)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凶暴。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为尔(wéi ěr)的意思:为了你,为了你的缘故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仰山(yǎng shān)的意思:指仰望高山,形容景物高耸壮丽。
异状(yì zhuàng)的意思:指与正常状况不同的状态或情况。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引拔(yǐn bá)的意思:引拔指的是从根部把植物拔起来,比喻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幽明(yōu míng)的意思:指黑暗和光明,幽暗和明亮,暗中和明处,引申为对事物的明暗、优劣、真伪等相对状况的描述。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鱼鼓(yú gǔ)的意思:指人们在进行某项事情时,有人提醒或者暗示,使其警觉或者警惕。
镇压(zhèn yā)的意思:通过武力或强力手段压制、制服某种势力或行为。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知务(zhī wù)的意思:知识和才能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壮大(zhuàng dà)的意思:指变得强大、兴旺、健壮。
琢削(zhuó xuē)的意思:琢磨、推敲。形容经过精心雕琢、推敲思索后的作品或言辞。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这首诗《赠袁州仰山简长老》是宋代诗人许景衡对仰山简长老的赞美之作。诗中以简长老的形象,展现了其深厚的儒学修养与佛教修为,以及在佛法上的精深造诣。
首句“简师本吾儒,学佛见阃奥”,开篇即点出简长老的双重身份,既精通儒家学问,又深入佛学精髓,展现出其博学多才的特质。接着“开心涤尘滓,回首弃巾帽”两句,描绘了简长老内心的纯净与对外在束缚的超脱,形象地表现了其精神境界的高度。
“飘飘秋云意,凛凛霜柏操”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简长老的风度与品格,秋云的飘逸与霜柏的坚韧,都象征着简长老的超凡脱俗与坚定意志。接下来“鱼鼓屡陪众,林壑常寄傲”则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与独处山林的对比,展现了简长老既能融入大众,又能保持独立人格的特质。
“十年栖仰山,终日勤劝导”赞扬了简长老长期居住山中,致力于教化众生,体现了其对修行与传道的执着与奉献。最后,“欲酌清泠泉,为尔沃炎燥;欲挥智慧剑,戒尔逞贪暴”表达了简长老希望通过清净之水洗涤人心的欲望,以及用智慧之剑制止贪婪暴行的愿望,展现了其慈悲与智慧并重的品质。
“迷途自多梗,法岸岂易到”提醒人们修行之路充满困难,需要坚持不懈。而“惟知务引拔,仰不愧覆帱”则强调了简长老在引导他人时的真诚与无愧之心。最后,“幽明虽难诘,善否疑有报”表达了对善恶终有报应的信念,以及对简长老功德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简长老形象的描绘和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也传递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与和谐共存的理念。
朝来日当窗,晚矣犹未落。
梅开怪璀璨,信是日初薄。
勿云丈席地,可咏亦可酌。
岁月与情怀,宁须问今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