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副对联“东山丝竹;南海衣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代表性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既展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信息。
“东山丝竹”中的“东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如东晋时期的谢安曾隐居于会稽东山,后成为文人隐逸生活的代名词。这里的“丝竹”指的是音乐,尤其是指文人雅集时演奏的丝弦乐器和竹制的管乐器,如琴、笛等,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享受和文人风雅的生活情趣。
“南海衣冠”则指向南方的海洋文化,这里的“衣冠”不仅指服饰,更代表了南方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习俗以及对外交流的开放性。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这里的“衣冠”可能暗含着对南方地区多元文化融合、开放包容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东山丝竹”与“南海衣冠”的对比,不仅描绘了中国地域文化的广阔与丰富,也体现了对文人雅趣与开放包容社会风气的欣赏与推崇。它不仅是一副门联,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和和谐共存的一种艺术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
铜雀台瓦良研田,此瓦乃在铜雀先。
色青而紫厚以寸,池窊半月潴松烟。
磨墨如暗欲雨润,瑟瑟缀若明珠悬。
诸花香处呼璧友,沈檀之匣铭词镌。
竹垞目以宴友瓦,得毋考据讹相沿。
文曰建安三年造,斯时河北方炎炎。
袁曹两雄不相下,土木何得兴戈鋋。
吾闻南皮有台二,或者袁候之遗埏。
当其虎视冀州日,官渡未战犹瓦全。
穹窿百尺用侦敌,吸尽兵气归陶甄。
相传夜深发光怪,异香腾作龙蜿蜒。
野火烧残败苔渍,争墩一例言詹詹。
否则陈因太仓粟,鸠工适值浮瓜年。
区区胡椒且八百,况乃瓴甋崇观瞻。
五官中郎敬爱客,想见射雉同游畋。
哀来乐往感丝竹,金碧鳞鳞辉画檐。
不知何时琢为砚,残膏一滴江湖沾。
宜城驿入昌黎记,景山赠赖欧公传。
世间古物等飘瓦,获之奚翅真珠船。呜呼!
人生安得如汝坚,背有汉隶神宛然。
缁布纹深尾则断,亦犹割据留山川。
袁家父子固豚犬,曹家兄弟终猜嫌。
流连香履有深意,木妖早兆漳河堧。
知君好古自一癖,岂以人废相针砭。
魏三祖集君所弆,曩者汉上遭师熸。呜呼!
一得一失皆前缘,非此那伴君家毡。
会看涤笔记神砚,压到寿贵公侯砖。
《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清·鲍瑞骏】铜雀台瓦良研田,此瓦乃在铜雀先。色青而紫厚以寸,池窊半月潴松烟。磨墨如暗欲雨润,瑟瑟缀若明珠悬。诸花香处呼璧友,沈檀之匣铭词镌。竹垞目以宴友瓦,得毋考据讹相沿。文曰建安三年造,斯时河北方炎炎。袁曹两雄不相下,土木何得兴戈鋋。吾闻南皮有台二,或者袁候之遗埏。当其虎视冀州日,官渡未战犹瓦全。穹窿百尺用侦敌,吸尽兵气归陶甄。相传夜深发光怪,异香腾作龙蜿蜒。野火烧残败苔渍,争墩一例言詹詹。否则陈因太仓粟,鸠工适值浮瓜年。区区胡椒且八百,况乃瓴甋崇观瞻。五官中郎敬爱客,想见射雉同游畋。哀来乐往感丝竹,金碧鳞鳞辉画檐。不知何时琢为砚,残膏一滴江湖沾。宜城驿入昌黎记,景山赠赖欧公传。世间古物等飘瓦,获之奚翅真珠船。呜呼!人生安得如汝坚,背有汉隶神宛然。缁布纹深尾则断,亦犹割据留山川。袁家父子固豚犬,曹家兄弟终猜嫌。流连香履有深意,木妖早兆漳河堧。知君好古自一癖,岂以人废相针砭。魏三祖集君所弆,曩者汉上遭师熸。呜呼!一得一失皆前缘,非此那伴君家毡。会看涤笔记神砚,压到寿贵公侯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2867c6bff201130236.html
陈珊士庶常登第假归间道出大梁过访席上送别
读书廿年争此日,射策金门未三十。
西风千里锦袍秋,献寿高堂健犹昔。
悲君少孤奉母居,糠镫萝屋传遗书。
春官数谒良苦别,赖有燕婉能娱姑。
三日芙蓉镜中晓,看君亲制泥金报。
上有百拜加餐饭,下言儿贵归来早。
蓝子花落槐花黄,《摩诃》一曲冰丝凉。
衫巾连臂踏春月,球仗扶头过夕阳。
花光上酒春心热,烂醉直须三万日。
平生一试丈夫豪,乱世可怜名士拙。
长年冷粥山厨寒,一朝意气教人看。
文章有用宁独是,富贵逼人如此难。
我从别君向西走,已分云泥终古剖。
不道天涯落叶堆,尚有今宵一尊酒。
老母倚户妻停机,行矣马蹄无再迟。
卧龙山北早梅发,堂上康强报我知。
《陈珊士庶常登第假归间道出大梁过访席上送别》【清·王星諴】读书廿年争此日,射策金门未三十。西风千里锦袍秋,献寿高堂健犹昔。悲君少孤奉母居,糠镫萝屋传遗书。春官数谒良苦别,赖有燕婉能娱姑。三日芙蓉镜中晓,看君亲制泥金报。上有百拜加餐饭,下言儿贵归来早。蓝子花落槐花黄,《摩诃》一曲冰丝凉。衫巾连臂踏春月,球仗扶头过夕阳。花光上酒春心热,烂醉直须三万日。平生一试丈夫豪,乱世可怜名士拙。长年冷粥山厨寒,一朝意气教人看。文章有用宁独是,富贵逼人如此难。我从别君向西走,已分云泥终古剖。不道天涯落叶堆,尚有今宵一尊酒。老母倚户妻停机,行矣马蹄无再迟。卧龙山北早梅发,堂上康强报我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1567c6bff201518529.html
沂州望蒙阴诸山
好山半不名,背郭互起伏。
停鞭一回望,始知山色绿。
高树摇残霏,幽筠媚新沐。
阳岫窜惊雉,阴崖走跂鹿。
崇睇渺兰坂,陂转碍旷瞩。
烟霞缭其外,不辨岩与谷。
微闻溪涧声,急溜奏琴筑。
安得郭熙笔,皴碧入绡幅。
望庐山
峨峨庐山高,岩岩太虚中。
延邪积巘崿,蒙茸隐杉松。
香炉蕴烟气,石镜悬秋空。
畴昔悦攀跻,眷言憩云峰。
虽弭向平策,未穷康乐踪。
卅年复理棹,旷望聊开胸。
寒涨限岖嵚,玄雾秘凄忡。
精诚亮不极,真形杳难逢。
将无晦冥意,吝窥岩壑重。
忽聆石门唱,恍闻东林钟。
灵山犹未散,元气青濛濛。
冥契固弗隔,神景定我同。
遗形八表外,安事升华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