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冯 济 远 惠 端 砚 宋 /李 石 学 道 本 屡 空 ,所 积 岂 为 贫 。我 生 无 长 物 ,有 辄 恐 累 身 。挟 块 公 子 伯 ,陶 土 帝 者 仁 。可 惜 水 玉 姿 ,下 与 瓦 砾 亲 。吾 子 泮 林 旧 ,文 采 含 青 春 。江 湖 挹 余 波 ,谓 此 席 上 珍 。方 正 自 温 润 ,玉 德 如 其 人 。潦 倒 竟 何 用 ,厚 德 山 岳 均 。愧 非 笔 札 才 ,不 堪 演 丝 纶 。三 召 已 三 逐 ,琬 琰 甘 猥 法 抆 拭 置 前 列 ,濯 以 天 汉 津 。斯 文 傥 未 丧 ,六 经 要 铺 陈 。大 易 伏 羲 祖 ,春 秋 丘 明 臣 。琢 磨 三 益 友 ,几 案 增 日 新 。定 非 注 虫 鱼 ,与 世 忆 凤 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札(bǐ zhá)的意思:指写信、写信件。也可指书信、信件。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长物(cháng wù)的意思:指具有长久价值、能够长期使用的物品。
虫鱼(chóng yú)的意思:指微小而无足轻重的事物或人。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大易(dà yì)的意思:大易指的是事情容易办成,没有什么困难。
道本(dào běn)的意思:道德的根本准则或原则。
方正(fāng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正直,言行举止端正庄重。
凤麟(fèng lín)的意思:比喻非常稀有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伏羲(fú xī)的意思:指人类的始祖,也用来形容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汉津(hàn jīn)的意思:指逆流而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厚德(hòu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几案(jī àn)的意思:几案指的是摆放书籍或文房四宝的案几,比喻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累身(lèi shēn)的意思:指因多次劳累而身体疲惫,精神不振。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屡空(lǚ kōng)的意思:多次尝试却未能成功
泮林(pàn lí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人才的地方。
铺陈(pū chén)的意思:指将事物有序地摆放或陈列,使之展示出来。
前列(qián liè)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中处于前列或领先的位置。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日新(rì xīn)的意思: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或变化。
如其(rú qí)的意思:如同、正如
三益(sān yì)的意思:三益指的是三种益处或好处,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
山岳(shān yuè)的意思:形容巍峨壮丽的山峰或山脉。
水玉(shuǐ yù)的意思:形容美玉般的水润光泽。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丝纶(sī lún)的意思:形容文笔纤细娴熟,诗文细腻动人。
陶土(táo tǔ)的意思:指能够耐受风雨洗礼、经得起考验的人或事物。
天汉(tiā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
土帝(tǔ dì)的意思:土地的主宰或控制者。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一领域或地方具有绝对权力和影响力。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琬琰(wǎn yǎn)的意思:形容珍贵的宝玉或美玉。
温润(wēn rùn)的意思:温暖湿润,柔和温和。
文采(wén cǎi)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优美、华丽,形容文章或言辞的风采和才华。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吾子(wú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益友(yì yǒu)的意思:益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益”指的是有益的、有帮助的,“友”指的是朋友。益友的基本含义是指有益的朋友,即对自己有帮助、有益处的朋友。
玉姿(yù zī)的意思:形容人的美丽、婀娜多姿的身姿或仪态。
玉德(yù dé)的意思:指品德高尚、道德完善的品质。
正自(zhèng zì)的意思:自己纠正错误或改正缺点。
琢磨(zuó mo)的意思:琢磨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思考、探索和思索的过程。它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获得的理解和洞察力。
席上珍(xí shàng zhēn)的意思:指在饭桌上珍贵的食物或美味的佳肴。
- 注释
- 屡空:屡次空虚,指清贫。
贫:贫穷。
长物:多余的东西。
累身:牵累身体。
公子伯:比喻坚定信念的人。
帝者仁:像帝王一样仁慈。
水玉姿:形容人的资质纯洁如玉。
瓦砾:比喻低微或无价值的事物。
泮林:古代学府。
文采含青春:才华出众,充满青春活力。
挹:汲取。
温润:温和而有光泽。
玉德:美德如玉般纯净。
潦倒:困顿落魄。
厚德:深厚的德行。
六经:儒家经典。
大易:《易经》。
伏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始祖。
丘明:孔子弟子,著有《左传》。
琢磨:磨炼、提升。
凤麟:凤凰和麒麟,象征吉祥和贤良。
- 翻译
- 学习道理原本就是清贫的,积累的财富怎能用来求富?
我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东西,有了反而怕牵累自己。
像公子般抱持着坚定的信念,如同帝者般怀有仁爱之心。
可惜了你如水如玉的资质,却要与瓦砾亲近。
你曾是泮林的旧识,才华横溢,充满青春活力。
在江湖中,你的才华如同余波,被视作宴席上的珍宝。
你的品性正直且温润,如同美玉,你的品德与人相符。
即使困顿落魄,你的深厚德行也如同山岳一般崇高。
遗憾的是,我没有文学才能,无法发挥你的才华。
三次被召见,三次被驱逐,你甘愿如美玉沉沦于尘埃。
擦拭你的光芒,使之置于显眼位置,用天河之水洗净你的光辉。
如果文风尚未丧失,那么六经就要由你来阐述。
伏羲是《易经》的开创者,你如同孔子在《春秋》中的地位。
你像三位益友一样,不断磨砺自我,使学问日新月异。
你绝非仅为注解虫鱼之人,而是世间凤麟般的才子。
-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李石所撰,名为《谢冯济远惠端砚》。从其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古典文化的尊崇与向往,以及对于友情和学问的珍视。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开篇即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财富的心境。接着,“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诗人表明自己不愿被世俗之物所羁绊,担心过多的物欲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这里引用了古代圣人的故事,借以表达对远古圣君的敬仰。紧接着,“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诗人感叹自己虽具才华却不被世人所识,像珍贵的水玉与普通的石头无异。
“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这里诗人自称为“吾子”,表明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才能如同古代名士一般。接着,“江湖挹馀波,谓此席上珍。”则是说诗人的才华如同江湖中的波澜,令人珍视。
“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高尚者的赞美,他们的品质如同美玉,温润而光滑。紧接着,“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则是在感叹尽管有才华,但如果不能发扬光大,也就如同山岳中的水流,最终归于平淡。
“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不及古代文学巨匠,却仍旧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紧接着,“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尘。”则是说诗人经历了多次的召用和放弃,但他对文学的热情从未减退,如同琬琰(一种香料)的芬芳始终不减。
“抆拭置前列,濯以天汉津。”这里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希望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前列,并且愿意像古代圣贤一样,让自己的名字流传千古。紧接着,“斯文傥未丧,六经要铺陈。”则是说尽管时代变迁,但文学的精神依旧不失,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大易伏羲祖,春秋丘明臣。”这里诗人提到了两大先贤——《易经》的创立者伏羲和《春秋》的作者孔子。紧接着,“琢磨三益友,几案增日新。”则是在表达对古代文化的不断探索和学习,以及对于朋友间相互砥砺、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
“定非注虫鱼,与世书凤麟。”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不愿成为只会追逐世俗功名的人,而是希望像凤麟一样,在文学的世界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坐瓶忽成韵作诗记之
虚堂夜坐灯微明,家无婢子谁学笙。
徐而得之笑绝倒,数杴炉火围短罂。
君势炎炎方得计,缘底不平为此鸣。
诗人耳冷教坊乐,虫歌蛙吹聊娱情。
天公有意慰酸冷,勺水便成鸾凤声。
抽牵狂绪挽不断,呼儿漉酒飞银觥。
须臾火尽竟何有,枕书酣卧衰颜赪。
尚疑魂梦带馀想,齁齁鼻息旁人惊。
醉中偶题
小人拙直颇近真,放论动取儿曹嗔。
何似饮醇浇舌本,醉来卧唱江南春。
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攲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其三
自喜身无事,论才拙复疏。
五年陪稷禼,二纪接严徐。
本是渔樵客,终惭邹鲁儒。
温衣饱食外,何必待盈馀。
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其四
历官从宦复何如,冒宠叨荣最有馀。
五载滥批黄纸敕,半生曾典紫泥书。
安民济物才无取,报国酬恩志未疏。
圣主忧边心正切,若为端坐自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