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既在必去,善即在持循。
知之虽曰至,行之贵乎诚。
遂令负初心,怛焉愧于人。
暗室(àn shì)的意思:指秘密、隐蔽的地方或情况。
不苟(bù gǒu)的意思:不苟指不苟且不苟且不苟懒惰敷衍,不认真负责。
持循(chí xún)的意思:坚持正道,遵循原则。
初心(chū xīn)的意思:指最初的心愿、最初的目标或最初的信念。
大书(dà shū)的意思:形容字体大,书法工艺精美的书籍。
覆护(fù hù)的意思:覆盖指覆盖物体表面,使其完全被遮盖或包围。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苟徇(gǒu xùn)的意思:为了个人私利而不顾道义、原则。
好恶(hào wù)的意思:指喜好或厌恶的情感态度。
昏明(hūn míng)的意思:指黑暗和光明交替出现,形容事物变化无常或时局动荡。
居常(jū cháng)的意思:常常居住在某个地方。
谨独(jǐn dú)的意思:谨慎独立,形容人做事慎重,不依赖他人。
精纯(jīng chún)的意思:纯粹、纯净、纯正的意思。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念虑(niàn lǜ)的意思:指心中有所牵挂,担忧忧虑。
盘铭(pán míng)的意思:形容字迹清晰,刻骨铭心。
气禀(qì bǐng)的意思:指天生的气质或天赋的才能。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汤盘(tāng pán)的意思:指各种菜肴、饭菜等盛放在盘子里的样子。
天德(tiān dé)的意思:指天意、天命,也指上天所赐予的德行和品质。
无在(wú zài)的意思:无所不在意味着某种事物或现象无处不在,无法避免。
以致(yǐ zhì)的意思: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某种结果,常用于句子的结尾。
隐微(yǐn wēi)的意思:微小而难以察觉的,微细的,微小的
由中(yóu zhōng)的意思:从中间穿过或分开
择言(zé yán)的意思:
(1).选择适当的话。《国语·晋语九》:“择言以教子,择师保以相子。”《战国策·魏策二》:“酒酣,请 鲁君 举觴。 鲁君 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 仪狄 作酒而美,进之 禹 。 禹 饮而甘之,遂疏 仪狄 ,絶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雋雅雍容之度,即使生为僕从,旦作梅香,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九章:“他高兴时候,也和烦恼时候一样,有点口不择言的。”
(2).败言或不合法度的议论。择,通“ 殬 ”。《书·吕刑》:“敬忌,罔有择言在身。” 孙星衍 疏:“择为殬假借字。《説文》云:‘殬,败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殬、斁、择古音竝同。‘敬忌,罔有择言在身’,言必敬必戒,罔或有败言出乎身也。”
战兢(zhàn jīng)的意思:极度恐惧或紧张,战战兢兢的样子。
自欺(zì qī)的意思:欺骗自己,自我欺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沈所作的《玉堂真丈索毋自欺斋诗》,主要探讨了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心的诚实。诗中强调了人心本有天性中的善恶,通过学习可以增进智慧,区分善恶。然而,即使深知善恶,实践时更需真诚,不可有虚假之心。诗人提醒人们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对细微之事也不可放任,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喜好和言行,使之符合内心的准则。最后,诗人倡导真实无欺的生活态度,并以此为座右铭,提醒自己和他人在生活中始终坚守诚信。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体现了儒家伦理的精髓。
多雨殊未已,秋云更沈沈。
洛阳故人初解印,山东小吏来相寻。
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豁达常推海内贤,殷勤但酌尊中酒。
饮醉欲言归剡溪,门前驷马光照衣。
路傍观者徒唧唧,我公不以为是非。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东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矧乃穷周旋,游时怡讨论。
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
明河带飞雁,野火连荒村。
对此更愁予,悠哉怀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