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舞(bài wǔ)的意思:拜谢并跳舞,表示非常感激。
兵符(bīng fú)的意思:兵符指的是古代将军或统帅所使用的军令牌,也用来比喻掌握军权或决定胜负的权力。
冰释(bīng shì)的意思:指原本紧张、冷漠的关系或气氛变得缓和或友好。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操袂(cāo mèi)的意思:指手臂的动作,比喻掌握、调动、运用。
草偃(cǎo yǎn)的意思:草木倒伏
成功(chéng gōng)的意思: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传警(chuán jǐng)的意思:传递警报或信息。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雕题(diāo tí)的意思:形容写得非常精细,细致入微。
歌谣(gē yáo)的意思:歌谣是指一种流传民间的短诗歌形式,用于传递特定的信息或故事。
卉服(huì fú)的意思:指装饰华丽、富丽堂皇的服饰。形容衣着华美,华丽的装扮。
火号(huǒ hào)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火焰冲天的景象。
机桥(jī qiáo)的意思:指做事敷衍了事,不认真负责。
降幡(jiàng fān)的意思:指敌军投降,放下战旗,表示战争结束。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就日(jiù rì)的意思:就是指当天、当日。
九门(jiǔ mén)的意思:指众多的门户或途径。
鞠躬(jū gōng)的意思:鞠躬是指低头弯腰向前屈身,表示敬意、谦虚或感谢。
鸟穷(niǎo qióng)的意思:形容陷入困境或无处可逃的境地。
气色(qì sè)的意思:指人的面色、神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
前筹(qián chóu)的意思:准备工作或筹备工作。
秋练(qiū liàn)的意思:指秋天的锻炼。
三面(sān m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个方面或角度。
桑弓(sāng gōng)的意思:指用弓弦拉动的弓,比喻以某种手段或方法达到某种目的。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生风(shē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使星(shǐ xīng)的意思:指能够使人发光发亮的人或事物。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无战(wú zhàn)的意思:没有战争。形容国家间没有战争,和平安定。
星飞(xīng fēi)的意思:形容星星闪烁飞动的样子,比喻光彩耀眼、闪烁不定。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驿骑(yì qí)的意思:指驿站的骑兵,也泛指驿站的官吏,比喻传递消息或物品的使者。
远烟(yuǎn yān)的意思:远处的烟雾,比喻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元戎(yuán róng)的意思:指勇猛威武的样子。
章奏(zhāng zòu)的意思:指文章或乐曲的开头部分,也泛指事物的开端或开头。
渚宫(zhǔ gōng)的意思:渚宫是指宫殿建在水中的小岛上,形容地势险要、处境危险。
伫看(zhù kàn)的意思:伫立观望、长时间地站着看。
竹栈(zhú zhàn)的意思:竹栈是指用竹子搭成的桥梁或栈道,比喻临时性的、不稳定的东西。
- 注释
- 蛮水:指边疆的河流。
兵符:军事命令的凭证。
渚宫: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
上策:最好的计谋。
夷心:夷人的内心。
草偃:草木随风倒伏,比喻人心归顺。
竹栈:竹制的栈道。
桑弓:用桑木制作的弓,象征武器。
冰释:冰雪融化。
鸟穷:比喻困苦无助的人。
章奏:奏章。
九门:古代皇宫的九个大门,象征朝廷。
卉服:带有花草图案的衣服。
鞠躬:深深弯腰,表示敬意。
秋练:秋季的白色细绢,用来形容投降的白旗。
昼尘:白天扬起的尘土,形容使者疾驰。
火号:烽火报警。
机桥:用于传递信息的桥梁。
振旆:挥动旗帜。
生风:自然产生风势。
军回:军队返回。
气色:气势和脸色。
闻喜:听到喜讯。
元戎:主将,统帅。
- 翻译
- 蛮水阻碍了朝廷的归流,军事命令下达到了渚宫。
早已制定出上等策略,无需交战已大功告成。
汉使如流星般疾驰而来,夷人内心归顺如同草木顺风偃伏。
歌声在竹栈中回荡,人们放下武器,恭敬地行礼。
随着太阳升起,冰雪消融,想到被救助的人们,心中悲悯。
解除三面包围,奏章直通九重门。
异族人士穿着花草图案的衣服,低头鞠躬表示臣服。
投降的旗帜洁白如秋练,使者骑马扬起一路红尘。
烽火报警的信号不再响起,桥梁停止使用,空旷无阻。
登上山巅不见敌踪,挥动旗帜自带风势。
江面辽阔,波光宁静,军队归来,气势雄壮。
期待着听到喜讯之后,皇帝会以金石之赏赐给主将。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胜利和凯旋的诗歌。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场军事行动的成功过程及之后的庆祝情景。
“蛮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宫。”开篇就设置了紧张的氛围,"蛮水"指的是边疆地区的河流,而"朝宗"则是朝廷的宗族或重要人物。"兵符"是古代用来传达军事命令的信物,这里暗示了一场重大军事行动即将开始。
“前筹得上策,无战已成功。”诗人表明这次军事行动采取了高超的策略,以至于无需真正的战斗就已经取得了胜利,显示出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汉使星飞入,夷心草偃同。”"汉使"指的是汉族官员或使者,而"星飞入"则描绘了一种迅速而神秘的到来。"夷心"通常指的是边疆地区民族的心向,一旦他们的心向归顺,如同草木在风中偃伏,显示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服从。
“歌谣开竹栈,拜舞戢桑弓。”战事结束后,人们开始唱歌庆祝,而"竹栈"可能是指军营或防御工事。"拜舞"则表明了人们对胜利的喜悦和尊崇,而"戢桑弓"可能是古代的一种仪式或者武器,象征着战争的结束。
“就日知冰释,投人念鸟穷。”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的情绪逐渐消散,人们对彼此的怀疑和戒备也随之解除,如同冰雪在春天融化一般。而"投人念鸟穷"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好像鸟儿在无垠的蓝天中飞翔。
“网罗三面解,章奏九门通。”战事结束后,原来用于防御或监控的设施被拆除,而"章奏"可能是指官方的文书或报告,这里表明了信息的畅通无阻。
“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士兵们换上新的军装,准备进行仪式性的阅兵和训练。"雕题"可能是指某种文书或者命令,而"鞠躬"则形象地表达了对命令的完全遵守。
“降幡秋练白,驿骑昼尘红。”战事结束后,军旗被缓缓降下,而士兵们在秋天进行训练时,他们的衣袍因汗水而显得洁白。"驿骑"则指的是传递信息的快马,这里的"昼尘红"可能是形容马蹄扬起的尘土染红了太阳。
“火号休传警,机桥罢亘空。”战争告一段落,紧急的信号不再需要,而某种机械装置(如吊桥)也停止了运作。
“登山不见虏,振旆自生风。”诗人登上高处,却看不到敌人的踪迹,只剩下军旗在风中飘扬,好似自然之风。
“江远烟波静,军回气色雄。”战争结束后,江水变得宁静而遥远,而归来的士兵们神采飞扬,充满力量。
“伫看闻喜后,金石赐元戎。”人们在庆祝胜利的宴席上,看到了令人高兴的消息传来,而"金石"可能是指某种奖励或荣誉,这里表明了对将士们的嘉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战争的紧张、胜利的喜悦以及凯旋后的庆祝。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是一篇颇具历史感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