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乙 未 渡 淮 点 军 登 寿 春 南 楼 宋 /李 曾 伯 曾 向 春 秋 识 此 州 ,西 风 吹 袂 过 淮 头 。人 还 故 老 衣 冠 喜 ,我 为 中 原 草 木 愁 。屹 若 长 城 今 重 镇 ,弃 如 敝 屣 昔 轻 谋 。功 名 不 是 吾 曹 事 ,且 对 空 山 徙 倚 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敝屣(bì xǐ)的意思:指破旧的鞋子或鞋子上的补丁。也用来形容贫穷、卑微的生活状况。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曹事(cáo shì)的意思:指曹操的事情,泛指政治斗争和权谋手段。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故老(gù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泛指长辈。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老衣(lǎo yī)的意思:指陈旧的衣物或过时的事物。
吾曹(wú cáo)的意思:吾曹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我们大家”,用来指代自己和一群人。
徙倚(xǐ yǐ)的意思:倚靠、依赖。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重镇(zhòng zhèn)的意思:指在战略地位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城镇或地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弃如敝屣(qì rú bì xǐ)的意思:将某人或某物视同破旧的鞋子般弃置不顾,毫不重视。
- 翻译
- 我曾在春秋时期就了解过这个州,西风拂过衣袖经过淮水之滨。
人们衣着整齐,满心欢喜地迎接旧日归来的人们,而我却为中原的草木担忧。
如今这里像长城一样坚固,是重要的军事重镇,过去却被轻易放弃。
追求功名并非我们这类人的事,让我们暂且对着空旷的山峦,倚楼沉思。
- 注释
- 曾:从前。
春秋:历史时期。
识:了解。
西风:秋风。
淮头:淮河岸边。
故老:老朋友。
衣冠:穿戴整齐。
中原:中国中部地区。
草木愁:为草木忧虑。
屹若:如同屹立。
长城:比喻坚固的防御。
重镇:重要据点。
弃如敝屣:像丢弃破鞋一样被抛弃。
轻谋:轻率的决策。
吾曹:我们这些人。
徙倚:徘徊。
楼:高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曾向春秋识此州"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有着久远的了解和记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在这里上演,而今我重游其地,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思索。
"西风吹袂过淮头"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身着长袍,在西风的吹拂下,行走于淮河之畔,这里的“袂”指的是古代士人的长袖,也隐喻了诗人飘逸的文采和超然的胸襟。淮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象征。
"人还故老衣冠喜,我为中原草木愁"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其他人可能对昔日故土的变迁感到欣慰,而诗人则对那曾经繁华如今已成过往的中原大地感到忧虑。这里的“衣冠”指的是士族或官宦之家,表面上的喜悦与内心深处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
"屹若长城今重镇,弃如敝屣昔轻谋"中,“屹若”形容山势险峻,“长城”象征着坚固和防御,而“今重镇”则暗示了当下对于安全的关注和加强。与之相对的是“弃如敝屣”,比喻那些过去轻率的计谋如同破旧的鞋子般被丢弃,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发展的深刻洞察。
"功名不是吾曹事,且对空山徙倚楼"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功名利禄的心态。这里的“吾曹”指的是自己的家族或族群,而“徙倚楼”则是对高远之处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在空山中徘徊,寻找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未来状态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地理位置变迁的观察,更是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定位的一种深刻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酬王宗丞用宿大木寺韵见赠
誉处千钧重,文章一世雄。
诗工穿月胁,檄好愈头风。
北岳关山碧,南州荔子红。
使君今北海,还许一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