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师(bīng shī)的意思:指军事上的指挥家或军事专家。
搏击(bó jī)的意思:搏击是指奋勇争斗、拼搏奋斗的意思。
不惯(bù guàn)的意思:不习惯、不适应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才用(cái yòng)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出色,非常有用。
筹略(chóu lüè)的意思:指计划、策划。也可指谋略、计谋。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发兵(fā bīng)的意思:指出动兵、出兵。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赴战(fù zhàn)的意思:指去参加战斗,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各各(gè g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进士(jìn shì)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的人,也泛指通过考试进入官场的人。
老弱(lǎo ruò)的意思:指老年和弱势群体。
六义(liù yì)的意思:指一个词语具有多个义项,含有多种解释。
灭亡(miè wáng)的意思:完全消亡,彻底毁灭
名字(míng zì)的意思:指人的姓名,也可以指事物的名称。
年作(nián zuò)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所作的事情。
戎行(róng háng)的意思:指军队行军出征的场景,也用来形容战争的景象或壮丽的队伍。
儒衣(rú yī)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衣服,比喻儒家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生世(shē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一生、一代人的生活。
诗章(shī zhāng)的意思:诗歌的篇章。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受恩(shòu ēn)的意思:接受别人的恩惠。
无远(wú yuǎn)的意思: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形容感情深厚,关系亲密。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虚受(xū shòu)的意思:指受到了虚假的恩惠或表面的关心,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或利益。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鹰鹘(yīng hú)的意思:比喻勇猛、迅疾。
远筹(yuǎn chóu)的意思:指在做事情时,提前考虑周全,做好充分准备。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招引(zhāo yǐn)的意思:吸引、引起注意
职分(zhí fèn)的意思:指个人在特定的工作或职位上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 翻译
- 轻易获得进士的名声,才华却难以持久。
他的天性独特,艺术才能出众,十年间创作了许多诗歌。
虽然掌握了六艺的基本功,但名声还未大振。
将军低头邀请,让我脱离书生身份。
我常担心空受恩惠,不习惯拿起武器战斗。
没有深远的谋略,导致敌人的灭亡。
最近出兵作战,士兵们奔赴前线。
看着自己年迈体弱,无法跟随军队。
男子汉活在世上,职责所在,理应如此。
即使不出门从军,与卧病在床有何不同。
谁不眷恋自己的家,那是因为家中没有战乱。
雄鹰猛鹘渴望搏击,岂在乎满腹食物。
- 注释
- 滥:轻易。
进士: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考中者称为进士。
才用:才华和作用。
艺亦独:艺术才能也特别突出。
儒衣裳:读书人的服装。
把刀鎗:拿起武器。
远筹略:长远的计谋策略。
戎行:军队。
贵所当:理应承担的责任。
岂异:难道与...不同。
风霜:比喻战乱或艰难困苦。
鹰鹘:猛禽,如鹰和鹘。
食满肠:吃得过饱。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从军行》,出自唐代诗人姚合之手。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现实境遇的矛盾,以及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
"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这四句开篇便表明了诗人的自我评价——虽然获得了进士的称号,但真正展现才华的时间却短暂;个性的固执和艺术上的独立导致了十年的努力仅仅是为了创作几首诗篇。
接着,"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描述了诗人虽然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名声尚未传播,而将军却慷慨解囊,邀请他脱去士人的长袍。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诗人表达了对虚假恩惠的恐惧,以及对于自己不能熟练地拿起武器、缺乏远见策略而导致国家可能遭受外敌侵害的忧虑。
随后,"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描述了战争爆发的情景和诗人自身无法像年轻强壮的人那样跟随军队前往战场的情况。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这几句表达了对于作为男性的责任感——即使命应当在外,而自己却像患病者一样未能履行这份职责,从而感到自我身份的疑惑。
最后,"谁不恋其家, 其家无风霜。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诗人通过对比猛禽之所以捕猎(是为了满足饥饿)来反问,为何自己不能像它们那样追求生存所需,而是过分地恋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国家安危与个人的家庭情感之间的冲突,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在战乱年代的苦恼与无奈,是一篇颇富深意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赏月与浦汝正诸君同赋
少时不辩中秋月,视与常时无各别。
老来偏与月相恋,恋月还应恋佳节。
老人能得几中秋,信是流光不可留。
古今换人不换月,旧月新人风马牛。
壶中有酒且为乐,杯巡到手莫推却。
月圆还似故人圆,故人散去如月落。
眼中渐觉少故人,乘月夜游谁我嗔。
高歌太白问月句,自诧白发欺青春。
青春白发固不及,豪捲酒波连月吸。
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
归舟江涨
乾坤谁草昧,城郭自戎衣。
白发频年病,沧江此日归。
长途经战斗,久雨滞芳菲。
云水浮天起,风帆逆浪飞。
寻盟鸥泛泛,尺素雁依依。
汨没声名在,艰危故旧稀。
及春营野事,诹吉到荆扉。
红杏家家酒,青山处处薇。
节旄寒更落,遁迹气常肥。
不洒前忧泪,惟全杜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