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真(běn z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本质、真实的品质。
便于(biàn yú)的意思:方便,容易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多端(duō d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种才能或多个方面的特点。
觉性(jué xìng)的意思:指人的觉悟和认识能力。
了然(liǎo rán)的意思:明白、清楚的意思
情分(qíng fèn)的意思:情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浅或亲疏关系。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识鉴(shí jiàn)的意思:指能够理解、辨别事物的真伪、好坏,具备辨别力和见识。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疏亲(shū qīn)的意思:疏远亲戚
万法(wàn fǎ)的意思:指法律、规章制度等各种法则和条文。
无相(wú xiāng)的意思:没有相貌或形象,形容人或事物没有任何特征或特点。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晓会(xiǎo huì)的意思:晓会是一个古代成语,意思是明白事理,懂得道理。
异便(yì biàn)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方便
圆明(yuán míng)的意思: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知见(zhī jiàn)的意思:知道和看到的事物,指所知所见。
- 鉴赏
这首诗《示纸衣道者颂》由唐代诗人本寂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觉性、知见、心念、情感与道的关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旨在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内在精神世界的微妙之处。
首句“觉性圆明无相身”点明了觉性的本质——圆融而明亮,没有固定的形相,暗示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存在。接着,“莫将知见妄疏亲”则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知识和见解而疏远了内心的觉性,强调了知见与觉性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需要相互融合。
“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思想和心灵状态对精神境界的影响。不同的念头可能导致对真理的迷失,偏离了道的正轨。这里通过“念异”与“心差”的对比,强调了纯净心灵的重要性。
“情分万法沈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指出情感和认知的复杂性可能使我们陷入表象之中,丧失了对事物本质的洞察。情感的牵绊和多样的认知方式可能会遮蔽我们对真理的直接感知。
最后,“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即在理解这些道理后,内心会变得清明,如同过去的无知之人得到了启蒙。这句话表达了通过深刻反思和领悟,个体能够实现精神上的觉醒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精神追求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索内在的觉性与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漳州元夕
玉梅吹霁雪,觉和气、满南州。
更连夕晴光,一番小雨,朝霭全收。
人情不知底事,但黄童白叟总追游。
驾海千寻彩岫,涨空万点星球。风流。秀色明眸。
金莲步、度轻柔。任往来燕席,香风引舞,清管随讴。
何曾见痴太守,已登车、去也又迟留。
人似多情皓月,十分照我当楼。
江城梅花引
单衾寒引画龙声。雨初晴。月微明。
竹外溪边,低见一枝横。
澹月疏花三四点,尚春浅,早相看、似有情。
夜来袖冷暗香凝。恨半销,酒半醒。
靓妆照影,未忺整、雪艳冰清。
只恐不禁、愁绝易飘零。
待得南楼三弄彻、君试看,比从前、更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