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威 道 人 归 乡 宋 /杨 亿 闻 法 灵 山 真 佛 子 ,驰 名 南 国 本 诗 流 。二 林 曾 有 香 灯 约 ,一 钵 应 为 辇 毂 游 。尘 土 化 衣 慵 驻 锡 ,江 湖 收 潦 忆 归 舟 。何 年 应 製 登 麟 殿 ,犀 柄 谈 空 对 冕 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驰名(chí míng)的意思:指名声远播,声名显赫,广为人知。
二林(èr lín)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在某种情况下相互竞争或争斗。
佛子(fó zǐ)的意思:指对世事不争不抢,心境超脱的人。
归舟(guī zhōu)的意思:指归还原处,回到出发的地方。
国本(guó běn)的意思:指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基石。
化衣(huà yī)的意思:改变衣着,表示改变外表或伪装。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麟殿(lín diàn)的意思:指宫殿中最尊贵、最美丽的殿堂。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冕旒(miǎn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辇毂(niǎn gǔ)的意思:指皇帝的车轮,比喻皇帝的权力和尊严。
诗流(shī liú)的意思:指诗歌的流畅和韵律。
谈空(tán kōng)的意思:指说话空洞无实际内容,没有实际意义。
土化(tǔ huà)的意思:指乡土气息浓厚,没有经过现代化改造的样子。
犀柄(xī bǐng)的意思:指犀牛角,比喻顶天立地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香灯(xiāng dēng)的意思:指为祭祀或纪念某人点燃的香烛。
因为(yīn wèi)的意思:因果报应是指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好的行为会得到好的回报,坏的行为则会受到惩罚。
应制(yìng zhì)的意思:应对控制或限制。
驻锡(zhù xī)的意思:停留、驻扎、居住
- 注释
- 闻法:听闻佛法。
灵山:佛教圣地。
真佛子:真正的佛教弟子。
驰名:名声大噪。
辇毂游:帝王车驾游览。
驻锡:僧人暂时停留。
江湖:泛指广阔的民间或自由天地。
归舟:返回家乡的船。
应制:迎合皇帝的旨意。
麟殿:古代宫殿,比喻朝廷。
犀柄:犀牛角制成的禅杖。
冕旒:古代帝王的冠冕。
- 翻译
- 在灵山听佛法的真正弟子,名声远扬在整个南方,本是诗人的流派。
他曾与两座丛林有过香火约定,为了佛法巡游京城也带着一只饭钵。
在尘世中修行,他懒得长久停留,只记得江湖的舟楫,渴望回归。
何时能应朝廷之命登上麒麟殿,手持犀柄谈论空性,面对皇冠和玉带。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亿的作品,名为《威道人归乡》。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法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对远离尘世、寻求心灵安宁的渴望。
“闻法灵山真佛子,驰名南国本诗流。”这里,“法”指的是佛法,即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作者表达了自己听闻到灵山(可能是佛教圣地之一,如五台山之类)有真正的佛子在那里修行,并且这种精神追求已经在南国(即中国南方地区)广为流传。
“二林曾有香灯约,一钵因为辇毂游。”这里,“二林”可能指的是两个寺庙或是两位高僧的法名,而“香灯约”则是指佛教中的供养活动,即在佛像前点燃香烛以示敬意。同时,诗人提到了“一钵”,即僧侣们用来化缘(乞食)的钵盂,以及因缘(即佛法的因果关系)而游走于尘世之间。
“尘土化衣慵驻锡,江湖收潦忆归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或出家为僧的向往。这里,“尘土化衣”是形容尘世生活的喧嚣与污染,而“江湖收潦忆归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水乡生活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够回到那样的宁静环境中。
最后两句:“何年应制登麟殿,犀柄谈空对冕旒。”这里,“麟殿”可能是指皇宫中的某个殿宇,而“犀柄谈空”则是在讨论佛法的空性,即万物皆为空幻。诗人在这里似乎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能够在某一年得到朝廷的召集,登上高堂,与高僧大德共同探讨佛教的奥义。
整首诗通过对佛法的赞美和个人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一种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