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岁 暮 海 上 作 唐 /孟 浩 然 仲 尼 既 云 殁 ,余 亦 浮 于 海 。昏 见 斗 柄 回 ,方 知 岁 星 改 。虚 舟 任 所 适 ,垂 钓 非 有 待 。为 问 乘 槎 人 ,沧 洲 复 谁 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垂钓(chuí diào)的意思:指在河边或湖边垂钓,比喻等待时机或不积极主动地等待事情的发展。
斗柄(dǒu bǐng)的意思:指权力的掌握者、掌控者。
任所(rèn suǒ)的意思:担任职务,担任官职。
岁星(suì xīng)的意思:指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虚舟(xū zhōu)的意思:比喻空洞无物的言辞或虚假的行为。
有待(yǒu dài)的意思:表示需要等待或需要进一步处理的事情。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 注释
- 仲尼:孔子。
既:已经。
殁:去世。
昏:傍晚。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部。
岁星:木星,古人认为是主管一年四季的星。
虚舟:空船,比喻无所依靠。
任所适:随波逐流,任由飘荡。
乘槎人:古代传说中乘木筏渡天河的人,象征远方的旅人或访仙者。
沧洲:水边,古时常用以指代隐士居处。
- 翻译
- 孔子已经去世,我也漂泊在海上。
傍晚时分看见北斗七星旋转,才知道岁月更迭,星辰变换。
我如同空船随波逐流,垂钓只是随意的行为,并非有所期待。
请问那些乘筏而来的人,如今沧海之滨还有谁在?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岁暮海上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的怀古伤今之情。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这四句诗开篇,诗人以孔子逝世、自己漂泊海上为背景,通过晚上看到北斗星的移动来感叹时光易逝。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这里表达了诗人随波逐流,无所依傍,也无所期待的心境。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最后两句,诗人提问海上漂泊的人,是否有人还在那片遥远的土地(沧洲)上等待。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问和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与自然景物的交织,展现了古人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对未来未知的淡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沈氏书堂
吴兴沈声甫,示我书堂图。
枕松被脩竹,带江衿浮屠。
堂上新牙签,吞天禄石渠。
出受山水谒,入与圣贤俱。
儿辈纷华悦,子独文字娱。
是心傥无斁,已足光韩畬。
吾闻学者事,穷理以返初。
为人祇禽犊,钻纸成蠹鱼。
勉哉师友功,千载沈氏书。
送赵侯之任
赵侯东南彦,远作西南征。
骊驹向前路,高秋不留行。
送以奉林鹤,仍吹子晋笙。
渊渊洞庭湖,古月今犹明。
流辉千万里,何但光连城。
悬知有佳惠,终始心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