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高轩(gāo xuā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楼顶。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开径(kāi jìng)的意思:开辟新的道路或途径。
叩门(kòu mén)的意思:指拜访或请求他人的意思。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同源(tóng yuán)的意思:指出自相同的渊源,具有相同的根基或起源。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应许(yīng xǔ)的意思:答应别人的请求或承诺。
作主(zuò zhǔ)的意思:作为主人或负责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或发号施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漫步群山,最终发现了一个宁静的村落,与一位名叫霍宾辉的孝廉家的园林相邻。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行遍千峰得此村,结茅况复近高轩。”描述了诗人跋涉过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这个隐匿于深山中的村落,而村落又靠近了那位显赫人物的府邸,暗示着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还蕴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故事。
颔联“相闻爱客时开径,应许闲人来叩门。”表达了村落主人的热情好客,每当有人来访,他们便会开辟一条小路,欢迎客人,并允许闲散之人前来敲门拜访,体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友善。
颈联“半角好山谁作主,一溪流水自同源。”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诗人赞叹那半山腰的美景,似乎在思考这山究竟是由谁主宰的,而那潺潺溪流则仿佛是源自同一源头,象征着和谐与连贯。
尾联“老僧昨暮鸣清磬,曾否因风到耳根。”以一位老僧深夜敲响清磬作为收尾,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自然与心灵之间微妙联系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这悠扬的钟声是否因为风的缘故,才传入了他耳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诏追供职学省,晓发鸣山驿
数店疏仍密,千峰整复斜。
水痕犹带浪,霜草自成花。
录录堪朝列,星星已鬓华。
帝城万事好,得似早还家。
秪召还京,题江西道院
病身秪要早投闲,乞得高安政小安。
山水秋来浑是画,楼台高处自生寒。
登临未足还辞去,老大重来毕竟难。
碧落翠微好将息,清风明月梦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