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沈 校 书 吴 中 搜 书 唐 /储 光 羲 郊 外 亭 皋 远 ,野 中 岐 路 分 。苑 门 临 渭 水 ,山 翠 杂 春 云 。秦 阁 多 遗 典 ,吴 台 访 阙 文 。君 王 思 校 理 ,莫 滞 清 江 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江濆(jiāng pēn)的意思:
江岸。亦指沿江一带。 晋 陆云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之四:“於时翻飞,虎啸江濆。” 唐 李白 《赠僧崖公》诗:“虚舟不繫物,观化游江濆。” 明 唐顺之 《赠江阴陈君》诗:“幽栖选地傍 江 濆,高士风流宿所闻。” 柳亚子 《痛哭八首为浙事作》诗之四:“亡 秦 一旅起江濆,风鹤惊传海上军。”
郊外(jiāo wài)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路分(lù fēn)的意思:指分道扬镳,各自分开走自己的路。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阙文(quē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诗歌中缺少文字,内容不完整。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亭皋(tíng gāo)的意思:指高山的峰顶或山头。
吴台(wú tái)的意思:指人物的聪明才智和口才出众。
校理(xiào lǐ)的意思:校理是一个多义词,可以指校正、整理、核对、审查、调查等意思。
遗典(yí diǎn)的意思:指古代文化、知识、智慧等的传承和继承。
- 翻译
- 郊外的亭子在远处,野外的小路开始分岔。
皇家园林靠近渭河水边,山上翠绿与春云交织。
秦地的楼阁保存着许多古籍,吴地的平台寻找着古代文献。
君王怀念整理学问的人,不要让他们滞留在清江边。
- 注释
- 亭皋:郊外的亭子。
岐路:岔路口。
苑门:皇家园林的门。
渭水:古代河流,位于陕西。
山翠:青山翠绿。
春云:春天的云彩。
秦阁:秦地的楼阁。
遗典:遗留的古籍。
吴台:吴地的平台。
阙文:缺失或散失的文献。
校理:校对整理学问的工作。
清江:清澈的江河。
濆:水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郊外风景,亭台楼阁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典籍的尊重和渴望,以及希望友人在追寻知识的道路上不遇阻碍的美好祝愿。
“郊外亭皋远,野中岐路分”一句,设定了一种开阔而又宁静的氛围。"苑门临渭水,山翠杂春云"则更进一步描绘了景色的美丽与生机。
接下来的“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认知。这里的“遗典”指的是历史上的著作或故事,而“访阙文”则是指寻找古代文献。
最后,“君王思校理,莫滞清江濆”一句,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君王”在此处代指尊贵的朋友,“思校理”意味着希望他能不断追求和整理知识,而“莫滞清江濆”则是在比喻中表达了希望他前行道路上不遇到阻碍,能够一帆风顺。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情感与智慧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能力,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林敬之
闭门常读易,遁世意如何。
有酒可消闷,无阶不种莎。
閒时寻旧友,月夜步新河。
我亦逃名者,题碑愧尔多。
送夏肯父
霜晴雁荡白,五日计乡程。
野烧明山店,轻舆憩岭平。
乞铭甘久客,爱母起归情。
孝极天为感,师文早晚成。
同齐节初游吴园登四时佳兴楼有怀张史君
澹澹池中华,离离池上树。
缅怀龙山翁,婆娑此成趣。
相招桃源舟,蹇予莫能赴。
翁今为飞仙,乘云还帝所。
归燕随秋风,翠楼渺烟雾。
会面良独难,知心那复遇。
空馀千岁怀,冷落香珀句。
平原若为绣,钟子安可铸。
萧萧众芳尽,冉冉流年度。
浮生欲如何,三叹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