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树鹡鸰图为姚民泰赋》
《玉树鹡鸰图为姚民泰赋》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玉树娟娟雪初霁,琅玕石上苔花碎。

何处飞来双鹡鸰,相顾和鸣深意

闻说姚生好弟兄不学田家紫荆

埙篪声里蔼和气终日披图看鹡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和鸣(hé míng)的意思: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深意(shēn yì)的意思:深刻的含义或意义。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学田(xué tián)的意思:学习的领域或范围。

埙篪(xūn chí)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语或文章深奥难懂。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紫荆(zǐ jīng)的意思:指勇敢、坚强的精神和意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以玉树、雪后初霁、琅玕石上的苔花以及双鹡鸰的和鸣为主要内容,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玉树娟娟雪初霁”,以“玉树”形容树木在雪后的洁白与优雅,“娟娟”则赋予了树木柔美的姿态,描绘出一幅雪后清晨,万物静谧,树木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的画面。接着“琅玕石上苔花碎”,将视线转向石头上的苔藓,以“碎”字形容苔花的细小与密集,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何处飞来双鹡鸰,相顾和鸣有深意”,这两句将视角聚焦于一对鹡鸰鸟,它们在空中飞翔,相互凝视,发出和谐的鸣叫声。鹡鸰鸟的和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和谐、团结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的“闻说姚生好弟兄,不学田家分紫荆”,通过引用典故,赞扬了姚姓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不同于古代田家因分家而种植的象征分离的紫荆树,表达了对姚氏兄弟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赞美。

最后两句“埙篪声里蔼和气,终日披图看鹡鸰”,以“埙篪”比喻兄弟间的和谐关系,埙篪是中国古代的两种乐器,常用来象征兄弟间的情感交流。这里通过想象兄弟二人在和谐的气氛中,每日欣赏鹡鸰鸟的和鸣,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亲情友爱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