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除却(chú què)的意思:除去,排除
疮疣(chuāng yóu)的意思:形容恶劣的事物或人
大理(dà lǐ)的意思:指言辞高妙,文辞华丽,堂皇富丽。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得理(de lǐ)的意思:指事情、情况或论点正确合理,符合道理。
发心(fā xīn)的意思:指产生决心、下定决心。
返观(fǎn guān)的意思: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或思想。
返本(fǎn běn)的意思:返本意为回到最初的本质或原点,指回归本初的状态或原始的状态。
凡愚(fán yú)的意思:指一切愚昧无知的人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功夫(gōng fū)的意思:指某种技能、技巧或特长,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掌握。
回光(huí guāng)的意思:回光指事物逆转,从逆境中恢复生机,重新焕发活力。
贱卖(jiàn mài)的意思:以低价出售或出价过低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解会(jiě huì)的意思:解散会议,结束会议。
随方(suí fāng)的意思:根据环境和情况随机应变,灵活适应。
推求(tuī qiú)的意思:通过推理和推断来得出结论。
五欲(wǔ yù)的意思:指人们追求的五种欲望,即色欲、财欲、名欲、食欲和睡欲。
无忧(wú yōu)的意思:没有忧虑,无所担心
昔时(xī shí)的意思:昔时指过去的时候,表示与现在相对比的过去时光。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行权(xíng quán)的意思:指行使权力或权益。
言行(yán xíng)的意思:指说话和行动,表示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
要须(yào xū)的意思:必须;一定要
用功(yòng gōng)的意思: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由行(yóu xíng)的意思:根据行动或行为来决定结果。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知解(zhī jiě)的意思:指对某个问题或事物有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自见(zì xiàn)的意思:自己看得见。形容事物显而易见,不需要别人多加说明。
罪过(zuì guò)的意思:指犯下的过错或错误行为,常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歉意或忏悔之意。
卖风流(mài fēng liú)的意思:指以卖弄风骚、显摆风流为目的行为。
逍遥自在(xiāo yáo zì zài)的意思:形容人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牵挂。
- 鉴赏
这首诗《大乘赞十首(其五)》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语言,探讨了修行与悟道的真谛。
首先,诗人指出“大道不由行得”,意即真正的道理并非通过表面的行为所能获得,而是需要深入内心,理解其本质。接着,“说行权为凡愚”则强调了仅依赖外在行为而忽视内在理解的浅薄性。
“得理返观于行,始知枉用功夫”表明了正确的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理解道理后审视行为,才能发现过去的努力可能徒劳无功。这反映了对修行过程的深刻反思。
“未悟圆通大理,要须言行相扶”提出悟道的过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不能偏废任何一方。这强调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重要性。
“不得执他知解,回光返本全无”告诫人们不应固守他人的见解,而应回归本心,寻找自己的真理。这体现了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索的精神。
“有谁解会此说,教君向己推求”鼓励读者自己去理解和实践这些道理,而不是被动接受。这强调了个人体验和内省的重要性。
“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意味着通过修行可以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并摆脱欲望的束缚,达到心灵的净化。
“解脱逍遥自在,随方贱卖风流”表达了通过修行获得的自由与快乐,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谁是发心买者,亦得似我无忧”则以比喻的方式,鼓励人们主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如同购买了内心的解脱,从此不再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教修行中的重要理念,强调了悟道、实践、自我探索和内心解脱的重要性,是对修行者的一次精神上的引导和激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